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09993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思考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考虑论文进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质量的考虑论文论文【关键词】:p :互换性技术浏量多媒体教学工程才能论文【摘要】:p :分析p 了互换性与技术浏量课程自身特点,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从如何进步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才能、综合才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本课程教学改革途径的设想。0引言在机械根底系列课程设置中,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重要的技术根底课,它是由根底课过渡到专业的重要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无论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还是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无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都会接触到公差配合、互换性与检测

2、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点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注重实际工程才能和综合才能的培养。据此,笔者将从本课程理论性、工程性强的特点出发,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设想。1优化课程体系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主要分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大局部,涉及内容主要有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外表粗糙度、齿轮传动的公差及测量、尺寸链等内容,课程讲授内容与工程实际亲密相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有限的30学时内既完成理论教学又完成实验教学,是当前本课程存在的难题。为解决该难题,根据我校机电专业的特点,对课程的内容重新进展了调整:即对经典内容进展重点讲解,例如公差与

3、配合的选用、形位公差的选择、尺寸链等内容进展精讲,授课时注重理论知识点与工程实际的联络,尤其是教材中与实际消费有关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略讲,例如在机械制图中已讲过形位公差的标注和外表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对这两局部内容略讲,授课时选择几张具有代表性的带有形位公差和外表粗糙度的实际工程图纸进展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工程理论才能。2进步授课效果本课程的名词术语多、抽象概念多、符号代号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根底、机械制造根底等,在有限的30学时内,假设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授课方式要使授课内容覆盖整本教材的知识点,不但老师的工

4、作难度很大,学生对一些难点问题和抽象问题的理解也不透彻例如:公差原那么中的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等,这些课程中的难点,包含了被测要素、基准要素遵循的理想边界以及形位公差获得补偿值的问题,不易理解。假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尤其在这些抽象、难点问题上花费的课时不仅多,而且收到的效果不好。借助多媒体教学表现形式多样性、交互性及可重复性的特点,既能进步讲课效率,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据调查,国内高校应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的多媒体软件较少,目前市面上只有一套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课件,并不适于高等院校本科的教学要求,为了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操作性

5、强、界面友好、人机交互功能强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多媒体教学软件”。3培养工程理论才能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与实际消费亲密相关,其理论性较强。所以在实验课设置上,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即培养具有创新才能、工程理论才能以及社会理论才能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学校机电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理论才能为重点,详细制定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增强实验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几何量测量的根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使用和调整常用测量仪器的才能冈。目前本课程的实验室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大纲要求,实验室的建立还有待于加强。4进步综合素质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工程不断增多,企业对技术人员的

6、外语程度和工程才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工程师毛坯的高等院校,培养方案不但应满足教育部对本科生培养目的的要求,同时还应当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指标而不断调整。因此,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来讲,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仅应传授根底理论知识,还应添加与本课程相关的外语知识,为学生介绍国际标准与国际规那么。目前所用的教材仅介绍了中国标准化的根本内容,并且有些标准已经过时却一直沿用,而介绍国际标准的内容几乎没有。为弥补教材缺少国际标准的缺乏,课堂中可适当引人国际标准dimensioningandtolerancing的双语教学,这不仅使学生通过双语教学理解国际标准,从中比拟国标与国际标准的异同,而且还能进

7、步学生的专业外语程度,扩展其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讲解带有各种标注公差的实际工程外文图纸,以强调根本概念及标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有关标准。进步学生读取、应用各种图纸包括外文图纸的才能,进步学生工程理论才能,为学生毕业后很快进人工作状态打下很好的根底。5改革传统考核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的系统复习过程,由于该课程的名词术语、抽象概念多,工程性强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且需要查取数据表。假设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学生在考前复习中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教材知识点上,这不利于学生理解和选用标准进展精度设计。为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才能,本门课程的考试宜采用开卷考试。试题采用试题库出题的方法。因为每学期为了出一份考察知识点全面、分值分布合理的试卷,花费的精力及时间很多,对试卷考核的重点、难点、题型也有一定的随意性。而采用试题库出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师命题、成卷的工作量。又以此有效客观地评定每年的教学效果。6结语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性,按照传统的教学形式重理论、轻实验,已不适应当今用人单位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势在必行。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