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099932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期段考物理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 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物理试卷 考试范围:物理必修一及物理必修二的功和功率 能的转化与守恒命题人:朱志洪 审核人:余文高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其中附加题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请将第卷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到第卷中相对应的答案卷内,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案卷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

2、答的得零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存在摩擦力的接触面一定存在弹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只能是阻力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且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手握着竖直的瓶子时,用力把瓶子握得更紧些,主要是想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B. 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运动的速度将不断减小C.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保持静止,是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分不开的3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3、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被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被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被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被拉断4如图是拔桩装置当用大小为F、方向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拉图中长绳上的E点时,绳CE部分被水平拉直,绳CA被拉到竖直,绳DE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绳CA拔桩的作用力的大小是AFtantan BFtancotCFcottan DFcotcot5小木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F0)的作用处于静止,如图,则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与竖直向上的方向的夹角可能是A=0 B向左上方,

4、 C向右上方, D向左上方,6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0,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B若v0,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C若v0,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v0=,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7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A B C D8一质量为m的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其中一个力F突然变为F/3,物体开始运动,则经ts时,该力功率的大小是A B C D9已

5、知a、b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 b的加速度 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秒时,物体 a在物体 b的前方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10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的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 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m拉至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A2 B C D11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

6、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在整个过程中A、木板对物块做功为B、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mgLsinC、支持力对小物块做功为mgLsinD、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12如右上图斜面ABC,AB段是光滑的,BC段是有摩擦。某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至C点时恰好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摩擦系数越大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B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摩擦系数越小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C在角小到一定值时,只要BC段的摩擦系数适当,AB段的长度可以大于BC段的长

7、度 D=300时,选择适当的摩擦系数,可使得AB的长度大于BC段的长度第卷(非选择题共74分,其中附加题10分)注意事项:1、第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在答案卷上2、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共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

8、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和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和_.14(共9分)(1)通过对影响加速度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力及其物体的质量有关。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简要说明设计实验时,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a) ;(3分)(b) ;(3分)(2)直接测量物体运动加速度是不容易的

9、,能否用其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来代替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把两辆质量相同的实验小车并排放在光滑长木板上,用不同的拉力F1、F2牵引两辆小车,让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通过拴在两车后面的其它装置(如细线控制),控制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测量两小车的运动位移分别为S1、S2。(3分)在忽略实验误差的情况下,这个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实验原理。如果不可行,请说明原因。(5分)三、本题共5小题(包括附加题),共5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5(11分)一光滑

10、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球与环中心O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B球的质量为3kg,求细绳对B球的拉力和A球的质量mA.16(12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向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17(13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2m、m的三个小球A、B

11、、C用两根长为L的轻绳相连,置于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光滑斜面上,A球恰能从斜面顶端外竖直落下,弧形挡板使小球只能竖直向下运动,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小球落地后均不再反弹.由静止开始释放它们,不计所有摩擦,求:(1)A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C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在B球运动过程中,两绳对B球做的总功为多少18(13分)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轻质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率v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处,求:(1)

12、物体刚到达板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为使物体能到达板的右端,木板未达到滑轮处,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3)若板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取(2)中的最小值,在物体从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人对绳的力做的功。(忽略滑轮处的摩擦)19(10分)附加题: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B的左端,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滑动,且A、B相对静止.某时刻撤去水平拉力,经过一段时间,B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x,A在B上相对于B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L(设木板B足够长)后A和B都停下.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求x的表达式.莆田一中

13、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零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DCDACDBDACDBAABACDC第卷(非选择题共74分,其中附加题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共6分)(1)C(1分) E(1分) (2)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2分) 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2分)14(共9分)(1)保持小车受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小

14、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2分)(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拉力,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2分)可行(1分)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运动时间相同,物体运动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可以把研究a与F的关系,转化为研究s与F的关系。(4分)三、本题共5小题,共5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5(11分)解析: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有:Tsin300=mBgT=2mBg=2310=60N对A球,受力分析如图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有:在水平方向:Tcos300=NAsin300在竖直方向:NAcos300=mAg+Tsin300由上两式解得:mA=2mB=6kg16(12分)解析:(12分)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度行驶时间为t,两车在t0时相遇。则有 式中,t012 s,SA、SB分别为A、B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