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09987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提出(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基于问题解决,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

2、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旬阳县地处陕南山区,辖22镇,现有初中、九年制学校29所,初中数学教师200余名。一直以来,我们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县情,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总结出行政推进、统筹资源、校际合作、活动

3、引领”的校本研修经验和三模四载”研修方式。十一五期间,在充分调研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申报立项安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探寻出创新课标教材学习方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资源整合工程和探索建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三项策略,引领全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人文化生态课堂,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由饼堂”向学堂”转变,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合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尝试将学科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经过反复探索求证、筛选提炼,构建了具有开放探究特点、能充分体现:本理念”和人文和谐的三部五环”教

4、学模式,从根本上消除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盲区和死角,极大地增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了覆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库。然而,由于参研教师教育理念、施教水平、教学环境等良莠不齐,致使成果生成参差不齐、普适性受限、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效度受阻,难以适应课标教材变化和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学科研修方式、提升研修品位、实化研修价值、强化研修目标、深化研修内容、活化研修策略,解决课堂上过于追求热闹,忽视教学绩效,过于倚重现成资源,忽视个性化创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数学素养有所降低”等问题,已成为数学学科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二、课题研究的

5、意义及价值本课题研究是对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自然延伸,重点围绕前期研究所探索建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引导县域初中数学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轻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助推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促进师生数学素养质性提升。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本课题主要研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有一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制定的

6、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策略”,即:有效果的计策、谋略。在此特指有效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宥效课堂教学(effectiveteachinginclas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学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核心指向为宥效”,即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运用一定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师生双方都能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与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目标1 .合理移植嫁接洋思、杜郎口经验,建

7、构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各类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2 .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能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有理、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3 .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在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4 .不断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持续发展。(二)研究内容

8、1 .研究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课型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模式。建立覆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2 .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索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3 .研究初中数学课例研究基本模式,探索提高课例研修质量有效策略。4 .研究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与管理长效机制。(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1 .研究假设:针对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操作体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与学行为,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促进师生数学

9、素养的全面提高。2 .创新之处(1)构建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所涉及的六类课型教学设计进行统摄性研究,从而规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针对性、有效性。所谓主部五环”教学模式,即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整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实现学、思、习、行等智力条件和情、意等非智力条件”达到高度统一。终极指向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按照问题诱导、自主探究、交互评价”三个部分横向展开,具体实施则按照导、探、变、结、展”五个环节纵向延伸,从而架起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桥梁,扬生命灵动”之帆、行知识探秘”

10、之船,体现在文本上,则按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横向贯通,且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一一问题诱导,探究新知(探)一一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变)一一全课小结,细化新知(结)一一推荐作业,延展新知(展)”活动序列展开。从而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部件和要素。(2)作为有效课堂学习引擎式学习指南”,既规避了因预习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符合以学定教理念,层递性问题序列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与教学设计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减负增效,而且有利于学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3)案(课)例研究模式为学科教师深度关注

11、课堂教学细节优化提供了操作要领和技术支撑。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一)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助推初中数学教师施教水平提升和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探索适合初中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和学的模式。(二)研究方法1、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2、行动研究法。以实践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3、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三)技术路线采用统一要求,严格标准;分校承担,责任到人;加强引领,通力协作;分步实施,循环递进”的研究策

12、略。1 .形成上下沟通的研修共同体。本课题以县师训教研中心组织由片校学科教研(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和有代表性初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研修共同体,共同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设计、跟进实践、优化提升。2 .聘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学科专家,成立由县域初中数学教学骨干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箜划指导、流程监控。3 .在课题组指导下,县、片、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总课题,开展子课题研究。4 ,边研究边改进,因需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难题会诊等系列活动,推进课题深入研究。六、研究过程及操作策略(一)课题研究时限及阶段划分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2012.9-2015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2.9

13、2013.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法。重点工作如下:(1)拟定调查问卷,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学校学生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完成课题申报立项。(3)召开课题开题会,进行子课题研究任务分解,完成实验校的布点。2.实施研究阶段(2013.92014.6):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1)课题负责人编写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设计基本框架要求,主要参研人员按照统一要求分课型编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学案样例。(2)各子课题负责人在总课题的引领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分年级、按章节开展优化教学

14、设计和学习指南编写实践研究,聚焦课堂,开展学案导学实验探索,并在比较实践中修改完善。(3)修订旬阳县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制定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4)完成中期研究报告。3.总结完善阶段(2014.72015.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册形成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汇编,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2)整理校本教学设计案例、制作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等,按照分工安排完成相应任务。4.应用推广阶段(2015.9):本阶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于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工作

15、如下:(1)按照旬阳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和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践探索、修改完善、优化提开,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2)按照个人申报,片校筛选,县级展评”的程式,组织优秀成果评推,特优成果推介参加上级成果评选。(二)具体分工序号研究略七、成果预期及呈现方式1.成果预期(1)建立完善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题教学有效性策略,主要包括:有效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策略,有效管理与评价策略。(2)建构描述性概念课、推导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活动课等六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3)建构导学案设计基本框架和学案导学实施策略。(4)修订完善初中数学课例研修基本模式,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有效开展课例研修。(5)形成覆盖初中数学学段的课堂教学资源库(包括:章节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2.成果呈现方式(1)阶段性成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现状调查报告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实施方案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中期研究报告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窥(论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录(光盘)太极探航一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