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09979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课《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课《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计算机语言与VB语言简介(教学反思)中山市石岐中学 揭育溪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程序设计,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了解VB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在实施该案例的过程中,我从了解计算机语言入手,然后介绍VB程序设计,通过VB程序演示,激发学生对程序的好奇与兴趣,在一起的讨论与我的提示中,学生积极动手。但是我发现可能由于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而我的案例中知识点量大了些,时间方面有点紧,但学习氛围和效果还不错。VB程序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很多学生仍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着不少问题,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学习程序设计语

2、言过程中理解力、掌握程度相对较差,这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而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较扎实,见多识广使得这些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理解较快,接受能力较强。一、根据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要循序渐进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学习氛围的不同,可以对教材的难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入门的时候尽量慢一点,有趣一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这样可能会更好,以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希望通过学习VB课程,使学生不仅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与程序设计的方法,而且能够掌握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基本概念与常用算法,掌握在VB集成开发环境下上机编制、调试程序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VB课程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3、决一些实际问题,也能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程序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扎实基础。二、注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会明显得看到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两极分化问题,那是因为,有些学生对程序设计特别感兴趣,喜欢编程,接受能力也很强,而有些学生由于对VB课程听不懂、听不进去,就变得根本不愿意学习,这时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注意兼顾个别学生,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发掘和发挥不同差异的学生的特长。三、实施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教学“VB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中,应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4、VB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三步走”实施因材施教。第一阶段,模仿阶段,也是VB课程的入门阶段,在这个时候,只是要求学生通过模仿对课堂或教材中的实例进行调试、运行,以初步达到理解“V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程思路。第二阶段,简单编程阶段。要求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对类似实例的问题进行照猫画虎地编程设计,使学生基本掌握编程设计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编程阶段。在模仿实例、类似实例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具备自行编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能力。另外,在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教学系统,采用教学互动等综合教学模式,使学生爱好,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