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0996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与光合作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与光合作用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与光合作用教案【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光

2、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氧气,进而紧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层;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进碳的循环。(二)光合色素实验: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种类讲述光合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三)叶绿体的结构通过图片和问题的引导,讲述叶绿体的结构及其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对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进行讨论,并进行表达交流(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引导学生对几个主要的探索历程

3、资料进行阅读,并找出相关阶段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特别讲述用同位素追踪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实验(五)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以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的用处入手,并辅以板话,能量的是水脱氢,并放出氧气和产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强调了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光合色素、酶。暗反应:目的是二氧化碳获得H,被还原成为葡萄糖。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结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获得了H被还原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继续参与循环。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把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以表格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以及两个阶段之

4、间的关系。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哈密瓜之类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七)化能作用自养生物;异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过例子来讲述叶绿体的苦恼。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单元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

5、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说课稿1.1 教材分析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这一节,讲述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两个方面的知识。在性别决定方面,以人为例讲述了

6、XY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在伴性遗传方面,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关于分离规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2)基础知识目标: A、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 B、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 (3)基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材重点: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和特点。 (2

7、)教学难点:伴性遗传的机理及传递规律 2 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教学用具:录像、投影片、计算机和色盲检查图。 我注重了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教法,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仲满足、一种快乐、 3 说学法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和能力

8、培养:培养兴趣,强化思维,反复练习。 4 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4.1 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在上这节课时,我先用录像展示鸡蛋孵化小鸡生长发育成鸡的简短而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这录像展示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成鸡又分雌雄性别,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这些生物个体同是由鸡蛋(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为什么有些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呢?要正确回答这些间题,就让我们

9、来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吧!”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4.2 基础知识目标A的学习 用计算机演示“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的课件(男女不同的一对染色体在不停闪烁),让学生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可以说明什么问题?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很自然就可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设问,“性染色体是怎样来决定性别的呢?”再用计算机动态模拟“人类性别决定示意图”的课件。由于此时学生正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经教师启发点拨,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愉快地完成了教

10、学目标的基础知识目标A的学习任务。在讲完新知后,用投影片提出两个问题:“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这仲说法对吗?为什么?在战争年代,一国王想让他的国家男丁多些,而制定了一条法律。问国王能如愿吗?为什么?”让学生相互讨论,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4.3 基拙知识目标B的学习 首先展示“色盲检查图”这一“教具”,再通过投影片投影“一个色盲患者家系谱”,让学生从这个色盲患者家系图谱中找出特点。着重讲解色盲遗传机理,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婚配六仲情况的基因型和外在表现,然后按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明胶上写出遗传方式图解,每一仲婚配的遗

11、传方式,各请一代表到讲台,在投影仪上叙述自己的答案,并把四种遗传图解都留在投影仪上,经过讲评纠正,共同总结出色盲遗传传递规律及特点。 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我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中得以解决,使学生实现其思维活动的两次飞跃: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即对色盲遗传现象的解释到X连锁隐性遗传规律的揭示);二是从抽象再回到具体的飞跃(即用红绿色盲的遗传原理用于实践,解决各种人群色盲的遗传方式),使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始终处于愉快、积极主动求知的精神状态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基础知识目标B的学习任务。4.4 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自由提问 学科学的目的在干应用科学。

12、如何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间题,这是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不开的。针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安排学生进行答疑活动,即由学生自己结合新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提问和答辩。如果学生提不出间题,就给予提示诱导,鼓励学主大胆地对已知结论和未知事物进行怀疑、联想和想象,促使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形成自己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法,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生万物,适者方存。 欢迎光临高中生物教与学论坛发送短消息查看公共资料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48393 精华: 23 威望: 4988992 金币: 549639 银币: 564922 铜

13、币: 193461 状态: 离线 秋雨潇潇 蝶恋花 个人空间 相册 组别:版主 性别: 男 来自:江西 吉水 铜币: 193461 帖子:36628 注册: 2006-12-13 _12-04 22:12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回复: 高中生物说课稿欣赏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说课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在初中有关生殖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绍生殖的种类。从有性生殖概念和种类引出了重点讲授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

14、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它以第一章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五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较为复杂。先通过概念的叙述,使学生有一个印象,然后详细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最后减数分裂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知识点)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综合运用 能力。 三 、德育目标: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以精子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内容,而且前面涉及有丝分裂,后面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