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9893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探究式作业的布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科学的布置小学科学作业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个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一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但是因为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课的学习和作业过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探究水平的培养,使学生在抄写和机械的记忆中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加上家庭和学校的不重视,使科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得到保证。那我们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设计探究式作业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一、探究式作业的意义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

2、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是学生把学到的新知识使用于实际的主战场,是反映学生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的尺码,也是教师调整后续教学的切入点。 探究式作业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探究性作业下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很大的改变,学生不必死记硬背那么多结论性知识,而是更多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懂得搜集、处理信息获得知识中获得体验。另外,其灵活、开放的特色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水平,激励学生自主实行探究,实行学习。 二、探究式作业设计把握的“度” 1、设计作业要遵循“法度” “法度”即为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生

3、等。教师只有以此为准则,对此了然于心时,才能在设计作业时,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握方向,突出检查、巩固、拓展的功能,使学生在作业中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得到水平的培养。 3、设计作业要“多角度” 所谓“多角度”就是要求设计作业时从不同方面实行,如,能够从调查型、实验探究型、操作型、趣味型作业等角度实行设计,也能够设计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等类型,防止学生作业机械模仿,随便应付,而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水平。 4、设计作业要有“梯度” 作业设计不能过难,也不能太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水平水平,使作业内容让绝大部

4、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从而持续促动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否则,学生会从失败中失去信心,失去完成作业的动力。 三、探究式作业设计的形式 探究式作业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内容是有情趣性又有价值的: 1、实践活动作业 1)种植饲养。种植和饲养活动是小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在科学课中有很多内容是这类活动,比如,三年级通过种植凤仙花、养蚕宝宝来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这些课的内容并不是课堂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继续实行观察,通过种植和饲养从中更直接地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和神奇,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趣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产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5、。 2)小制作。科学课中的小制作能够结合教材中的某个研究专题实行。比如,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自己需要的材料制造一艘能够运载货物的小船;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小车,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辆象“火箭一样快”的小车;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材料做一个“鸡蛋保护器”等等。这些小制作活动都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或废旧物品实行,引导学生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东西,引领着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使用恰当的工具实行创新,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2、收集资料作业 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非常迅速,而且更新很快。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通过

6、作业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显得非常重要。信息的搜集同样能够结合学习内容实行。比如,在学习了磁悬浮之后,能够让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资料寻找相关磁悬浮的信息资料。另外,学生还能够通过电视、广播、杂志等形式,获取一些最新的科学新闻,或了解一位科学家或者一位科学家的事迹,最后要将这些资料实行整理成小摘录、作好笔记或写出读后感。 3、科学日记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是一群爱幻想的孩子,脑子里总会冒出很多个为什么,很多好奇的事。这些问题、疑问正是科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即提出问题。但它们会象泡泡一样,很快就消失不见。所以,能够鼓励学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相关科学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对

7、科学的幻想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教师从中不但能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逐渐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 4、科学小论文 学习科学的过程一般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等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探索着,前行着,不断地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体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写小论文的形式就是一种展现学生探究思维过程的好方法。 四、探究式作业的评价 学生作业的多样性使得评价的多元成为必然。在教学中,我在评价作业时,做到及时、恰当、激励性等特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一段历程。作业不仅是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式作业,更是学生展示自我、自由发展、不断成长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