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中印战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09892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史为鉴中印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史为鉴中印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史为鉴中印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史为鉴中印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史为鉴中印战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史为鉴:从中印自卫反击战到如今的中印边境冲突最近这段时间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先是疫情席卷世界,紧接着就是各种国际纷 争。而这几天中印边境冲突也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印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边境冲突呢,印度这个莫名其妙的国度为什么总是和我们不对 付呢,老儒从中印自卫反击战来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1962 年的在中国边境中印战争爆发了,咱们管这场战争叫做自卫反击战,印度人管这 场战争叫做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hg,为什么会爆发中印自卫反击战呢,老儒来为大家分析一下。首先老儒要说的是“印度”本来不是一个国家。从严格意义来讲,“印度”指的是地理上的“印度次大陆”,也可以称之为“南亚次大

2、陆”,除了印度国之外,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国。这些国家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现代印度国只不过脱胎于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印度刚独立那会,跟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差无几,在某些方面还隐隐盖过中国一头。但是 因为种种原因,印度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印度渐渐跟不上 新中国的步伐。国民经济收入方面,1962年印度的GDP为430亿美元低于新中国的470亿美元。在人口总量上,印度只有4.6亿人口,中国的人口数量是6.65亿。工业基础方面,1962年中国钢产量在660万吨的水平,印度的产量为515万吨。石油产量,印度当年石油产量仅为50万吨,我国石

3、油产量为575万吨,是印度的十倍 以上。既然这些方面印度都不如新中国,为什么印度还敢挑衅我们新中国呢? 这就要说一下当时的国际环境了。在当时世界上有两大阵营,一方是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一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而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在1947年独立后,既想往资本主义世界靠拢,又不 想放弃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于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即“社会的社会主义模式”。说实话,印度想的是很好。当然结果也不错,无论是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 对印度另眼相待。这点比起新中国外交举步维艰绝对是天地之差。也因此助长了印度嚣张的 气焰。而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前,印度赢

4、得了第一次“印巴战争”,自称“不结盟领袖”尤其 在得到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军事支持后(苏联支持了印度13 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 全套武器装备,英美及一些北约国家对印度援助18 个步兵师的全部美式装备),十分膨胀, 号称世界第三。就这在这样的心态下,印度屡屡挑衅我中国边境,甚至把前进哨所建设在“麦克马洪线” 以北,严重危害了我国领土主权,这不是找死还是在干什么。其实当时的局面对新中国是十分不利的,此时中国还是处于和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局 面。曾经的“老大哥”苏联,在建国初期确实给予中国很多援助,但此时中苏关系也已经走 到了决裂的边缘,苏联已经在1960 年撤回了全部专家。所以,六十年代初中国在

5、国际上相 当孤立,而印度却由于和中国的矛盾,非常罕见地得到了美苏两大阵营的一致支持。在国内,新中国正在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连基本的粮食供应都难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 更是陷入停顿。在这个时候要进行一场战争,确实非常困难。然而所有这些困难,反倒激发 起了解放军同仇敌忾的高昂士气。其实新中国对印度已经属于一忍再忍了。在中国政府准备反击之前,周恩来连续写了3 封信给尼赫鲁,希望他悬崖勒马,以中印友谊为重,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重,和平解决边 界问题,不要打仗。但这并没有使尼赫鲁改变主意,停止侵略。相反,尼赫鲁却更加趾高气 扬。当时尼赫鲁正在锡兰访问,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劝他不要同中国打仗。他非但不听,

6、反而扬言要在一个星期之内把中国军队“扫荡”出去。但是凡事都有度,忍无可忍,自然无须再忍。面对印度方面步步紧逼,毛泽东最后大手 一劈:“扫了它”,随后中央指示下达:“打得要狠!”接着,一场短促的自卫反击战打响。自卫反击战具体过程老儒不想多说,但是对印度方面的形容就是四个字“屁滚尿流”。 对中国军队的形容也是四个字“摧枯拉朽”。中国最终全胜收兵。自此以后,中印边境保持 了数十年的相对稳定。这场战斗对于我们好像不怎么受关注,好像大家对这场战斗的胜利本就是天经地义,毕 竟我们可是根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交手都没有输。不过印度的精英阶层却对这场战争记忆深刻,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现政府 智囊团成员巴拉特卡纳德在其名为印度核政策的新书中大肆渲染称,中印未来可能爆 发核战争,印度已在中印边境附近的山区开凿两处隧道,用以部署印度国产“烈火”中程弹 道导弹,防备中国。卡纳德认为,由于印度和中国存在利益矛盾,无法排除发生核冲突的可 能性。他建议印度军事智毳团把战略重点从巴基斯坦转向中国。声称印度需要发展战略核打 击力量,包括运载核武器的轰炸机。老儒认为中印之间应当尽量避免战争,战争爆发则不会有赢家,无论是哪一方。但是如 果印方一再咄咄逼人,我们中华民族有一句古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