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09873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269(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一A:中间稍快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2、单选题1.索契冬奥会于当地时间2014年2月23日落下帷幕,队夺取金牌榜首位。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加拿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答案】Co解析:索契冬奥会于当地时间2014年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落下帷幕。东道主俄罗斯队以13金

2、9银11铜的成绩位于金牌榜首位。3、填空题男孩容易出现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参考答案:阅读困难言语缺陷本题解释:参考解析:阅读困难言语缺陷4、多选题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职责是o:依法办学B:捐资助学C:保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D: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o解析: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职责是依法办学、捐资助学、保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5、单选题“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3、A:归因理论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D:强化理论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0参考解析:题干所述是通过奖励、等级评定等外部强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强化理论。这里的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6、填空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参考答案:具体运算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答案】具体运算。解析:感知阶段不能脱离实物;前运算阶段己经有了表象思维,但是由于其思维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还无法完成绘图这种活动,因为路线图的绘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或方位去描绘就能实现: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

4、,这也撞遂解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些辨符的遨腮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越孩制的:形式运算强调的是TW由象端里维。7、单选题老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动用了O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负强化是指旨某种刺激抑制行为的出现。教师罚学生抄写课文旨在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故选B。8、单选题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A: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B:学习的过程是有意的C:学习过程是无意的D: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参考答案:

5、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9、单选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更新教育观念B:改革人才培养体制C:提高人才培养水平D:人才的全面发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0、单选题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o:和谐教育思想B:教学过程最优化C:教学发展观D:全面发展观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必须要改善教育过程,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注重的是教育同创造性的生

6、产劳动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相结合,学生受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相结合,等等。“和谐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在以上这些因素和谐共存的状态中得以全面发展。11、判断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答案】Y0解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2、判断题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但可适当进行罚跑步、清洁卫生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变相体罚。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

7、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Y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13、单选题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A:记过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拘留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14、多选题注意的品质包括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深度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答案】ABCo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分配。15、简答题学生观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权利、地位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学生观的核心是教育者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及人格上的差异及其

8、影响。16、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实施能力oA:课堂调控能力B:实施教案能力C:教学应变能力D:教学设计能力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教学设计不属于教学实施范畴,所以排除。17、多选题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学不蹦等B:学而时习之C:不陵节而施D: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5D0参考解析: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巩固性原则;“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出自孟子?尽心上,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才能逐渐通达。18、简答题教育是如何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参考答案: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

9、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19、多选题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冲突分为o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原则冲突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答案】ABCo解析: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动机冲突划分为三种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趋冲突是同时并存的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是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趋避冲突是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20、填空题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水平与学生已有的之间的矛

10、盾。参考答案:品德水平本题解释:参考解析:品德水平21、填空题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本题解释:【答案】教育心理学22、判断题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主要由教师将间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23、简答题简述气质的体液说。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血液出自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黑胆汁生于胃部;黏液生于脑部。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罗马医生盖伦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在其中加进了人的

11、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了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至今的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24、单选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o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D解析“学”是指每位教师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教师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所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25、简答题简述现化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参考答案:现代幼儿园教

12、育目标的特点:(1)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由于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把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放在首位。(2)幼儿智力教育强调利用感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3)幼儿品德教育强调从情感教育人手,重视幼儿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4)幼儿美育,把培养幼儿感受美的美趣放在第一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6、多选题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o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o参考解析:ABC【解析】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

13、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故选ABC。27、填空题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O参考答案:效果律本题解释:参考解析:效果律28、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

14、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参考答案】(1)材料主要体现了以下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

15、发展指明方向。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2)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