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9801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的污泥培养方法在活性污泥法的试运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污泥培养,通俗点说 就是要养出足够的微生物,这是后续处理废水的关键。但是污泥培 养这件事也不是那么顺利的,一个不注意,就养不活这些 微生物。一般活性污泥的培养,有自培菌和接种培菌两种方法。今天就来 详细讲一讲两种培菌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注意点。一、自培菌1. 什么是自培菌自培菌是直接进水并曝气,在好氧池中形成活性污泥的过程。2. 自培菌的优缺点由于自培菌用的是本厂的特定污水,所以培养的细菌 更具有针对性, 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于接种培养;另外 对进水中存在的抑制物质适应性更高。缺点是培养的时间长, 能耗大。3. 自培菌过程注意点(1)

2、进入生化池的污废水浓度和进水量控制进 水 浓 度 控 制 在 设 计 值 的 20 左 右 ; 进 水 量 在 开始 的 2天 内是一次性 注满生 化 池 ;( 2) 曝 气 量 的 控 制生化池注满水后即可进行闷曝,这时候你只需要开足 曝气设备马力,其它的别管,持续约 2 天后,闷曝结束, 进入正常培菌阶段,此时调整曝气量,使好氧池溶解氧维 持在24PPM的水平。(3)营养物质的控制氮磷按照BOD:N:P =100:5:1的比例投加即可,要根据日常监测的氮磷含量, 缺啥补啥。(4)继续进水+正常曝气闷曝结束后, 按进水 COD 浓度 20继续进水, 待二沉 池接近满溢时停止进水 , 二沉池开

3、启回流 (回流比30-50 ), 曝气池 D0 值监测每天 2 次, 二沉池内上清液的 COD 值监测每 天一次 。(5)二沉池排放上清液(循环进水)当 检测到二沉池上清液满 足排放标准时, 停止 二沉池 回流 用临时水泵抽出二沉池内的污废水进行排放, 降低二沉池 的液位到 2/5;此时继续进水, 进水浓度为设计值 30, 重复第 4 步;一直循环进行, 每次重新进水, 进水 COD 都 提高 10。(6) 第710天开始,检测并且记录好氧池的MLSS值和 SV30 值 。(7) 当活性污泥形成絮体后, 开始少量排泥, 这是为了将 杂 质排出, 利于活性污泥 的 更新。可以每天 排 2 次 ,

4、 每 次 10 分钟。(8) 在2030天左右,MLSS达到900PPM以上时,进行连 续进水。进水浓度取循环进水当时浓度, 而后每 3 天进水 浓度提高 10。二、接种培菌1. 什么是接种培菌?接种培菌是通过接种其他公司的污泥,投放到好氧池, 通 过 曝 气 后 形 成适 应 本 公 司 污 废 水 的 活 性 污 泥 。2. 接种培菌的优缺点接种培菌的好处是时间短,能耗小。缺 点是不如自培菌有针对 性, 可能会带入丝状菌, 处 理不好的话后期可能会出现丝状菌膨胀, 一般用于工业废 水 的 培 菌 。3. 接种培菌过程注意点(1)接种污泥的来源 采用临近同类型污废水处理厂的污泥, 优先选择二

5、沉 池液态回流污泥, 次选含活性污泥的脱泥泥饼。(2)投泥量参考值(选以下一种即可)二 沉池回流液投加量(二沉池回流污 泥浓度按 4000PPM 计):每 1000m3 好氧池投加 10m3 ;含 活 性 污 泥 的 脱 泥 泥 饼 : 按 每 1000m3 好 氧 池 投 加 5 吨 计。( 3) 按 COD 设计值 30的浓度进水入好氧池, 并投 泥(4)闷曝24小时后转入正常曝气,维持D0浓度在24PPM , 并补充营养剂(5)继续进水+正常曝气闷 曝结束后, 按进水 COD 浓度 30继续进水, 待二沉 池 接 近 满 溢 时 停 止 进 水 , 二 沉 池 开 启 回 流 ( 回 流

6、 比 30 50);定 期监测曝气池 D0 值( 2 次/日)和二沉池内上清 液 的 COD 值( 1 次 /日 ) 。( 6) 二沉池排放上清液( 循 环进水 )当 检测到的二沉池上清液 满足排放标准时 , 停止二沉 池 回流。用临时 水泵抽出 二沉池内的污废水进行排放, 降 低二沉池的液位到 2/5 ,注意不要再低,以免抽到活性污泥继 续 进 水 , 进 水 浓 度 为 设 计 值 30 , 重 复 第 5 步 ; 一 直循环进行, 每次重新进水, 进水 COD 都提高 10。( 7) 第 2 天 开 始 , 检测好氧池的 MLSS 值和 SV30 值, 并加 以记录( 8) ( 8) 第

7、 3 天开始少量排泥,可以每天排 3 次 , 每 次20 分钟,以 后 的每 天增加排泥 10 分钟, 排泥次数不变。( 9) 在 第 5 天左右, MLSS 达到 900PPM 以上时,可以进行连 续 进 水 ( 5 天前所测的 MLSS 值不稳定,所以安排在第 5天 左右),进水浓度取循 环进水当时的浓度,而后每 2 天 进 水 浓 度 提 高 10 。( 10)第 15 天后改为连续排泥混,排 泥浓度控制在使 MLSS 维持在设计浓度值为标准。三、培菌常见问题1. 培菌几周都不能形成活性污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进流废水水质有问题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的,需要添加底物浓度,如甲醇、糖、化

8、 粪池水等。对于 pH 值方面的变化,要在物化段调整好,不要出现误操作而 使过高过低的 pH 值污废水进入培菌生化系统。对于特殊污废水的入流,应该考虑到它的抑制性,尽量在培菌成 功后开始进水。(2)曝气过度 曝气过度会出现污泥颜色变浅,上清液浑浊的现象,此时应该停 止曝气。2. 培菌时出现大量泡沫的原因及对策(1)游离细菌过多导致产生大量白色粘稠泡沫 首先这是培菌初期的一个正常情况,遇到也不要担心。这是由于培 菌初期产生了大量游离细菌而使得水体粘稠,加上曝气作用,就会产生 大量白色粘稠泡沫,一般持续37天。但是,如果长期存在,要考虑存 在持续的高负荷状态。(2)有毒物质的流入 在培菌后期,如果进流污废水中含有对当前培菌活性污泥 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 质时, 会使得培菌活性污 泥非 常容易死 亡。 这时生化池出水 变得异常浑浊, 有白 色 泡 沫 和 浮渣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