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09685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 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2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

2、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4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5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6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

3、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B百日维新挽救了民族危亡C定国是诏颁布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8如图为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

4、革命派的坚决斗争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10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11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12 如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解放战争

5、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1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14.武昌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

6、20分。)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图一 图二材料三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1)图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1分)(2)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些人造成的结果?(1分)(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2分)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中

7、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1分)(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3分)(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

8、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18(10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2分)【制度变革】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

9、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3分)【思想解放】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2分)【新的征程】

10、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 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A)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2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

11、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B)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C)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4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C)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5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

12、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6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C)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B百日维新挽救了民族危亡C定国是诏颁布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8如图为扯线木偶漫

13、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D)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C)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10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C)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11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B)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12 如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D)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