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09670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 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中阿里山纪行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 学设计理念、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程序几方面介 绍木节课的教学构想。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用普 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 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 体验“。课程标准还指岀:“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 内容,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

2、对话的过程。”为此,阿里山纪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 掌握朗读、默读、浏览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基础上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作用, 共同对话,借助语文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围绕认知冲突,更 好的解读文章,提高能力,从而建构新知识。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主 题下的一篇游记。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人们 游历名山大川,控访名胜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能够开阔胸襟,娱悦 心灵,启迪智慧,唤醒无限美好的情感体验。教材中安排这样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要通过朗读、品析,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

3、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 爱我世界美好情感。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写的一 篇游记。这篇游记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风的迷 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 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 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新课程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力 求“胸中有纲”,更要“目中有人”,即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 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为木。由此确 定木节课教学目标如下:b、学习移步換景的表现手法a、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b、培养学生在

4、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 力c、会写一般描写景物的记叙文。课前播放歌曲高山青,营造学习氛围。听读课文发现思路(多媒体展示)应注意的词语一泓静谧红桧溢出孕生山岚作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 画而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步步把读者带进迷人的阿里山, 带到阿里山的灵魂一一神木。第二板块赏读美文发现妙处板书深山水潭清澈原始林区宁静曲径青苔厚密木桧林海神奇1、一同学读文章,同桌闭目想像阿里山美景;2、欣赏阿里山风光图片,回味文中描写的阿里山美景,品味作者用词及语言美。这一句用(的方法)描写(展示、突出、表现)了。语言特色对偶、比喻、排比、设问、反复生动形象整句、散句长短句一一轻松舒展有节奏感引用、化用一一古典气息第二板块赏读美文发现妙处多媒体配乐配深山水潭、原始 林区、曲径清苔、古桧林海等图片第三板块仿写练习总结升华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 于音乐美,具体体现在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和音节美等四个方而, 同时作者托物抒情、融情于景,又充分展示了情韵美。我们读这篇文 章,会感到其声音和婉宽舒、柔美,从中可以体会作者的欢乐、爱慕 之情。课外搜集阿里山的有关资料。【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1.2.3.4.5.6.7.8.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