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096650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 本设计为川陕路(金府路一新都鸿运大道)改造工程第四标段 电力隧道工程设计。根据成都市电业局要求:全线贯通一2500X3100 电力隧道。2. 电力隧道中线定为;道路中线以东19.5m。3. 土建规模:2500 mmX3100mm电力隧道800米;人孔13座;风 口13座;泵站1座。二、设计规范及技术要求。1. 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9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 20022. 隧道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

2、桩号一致。3. 风口编号为偶数者为进风口(不设风机),风口编号为奇数者为 出风口(设置风机),风口内侧要求加设镀锌防鼠钢丝网,网格间 距为1 cm。4. 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第9.3、9.4条执行。6. 砼的防渗等级不得低于S8,若需要时,可添加防水抗渗剂,提高 混凝土防渗能力。7. 地基地承载力特征值:当覆土厚度小于5m时,应大小于0.15Mpa; 当覆土厚度介于58m时,应不小于0.18Mpa。如遇软弱地基,需通 知各方人员到现场共同商定处理措施。8. 电力隧道人孔检查井的井圈、井盖均为起00双层重型井盖参照 国标97S501 1800 (Z

3、Q)重型球墨铸铁井盖(A)执行。人孔井筒 内径不宜小于80 cm,且应设置固定钢爬梯。当人孔及风孔位于绿化 带时,为避免地表水进入或浸泡,人孔井盖顶及风孔百叶窗下缘均宜 高出现状地面20 cm,若绿化带有造型要求,井筒高度应考虑绿化回 填土厚度影响。9电力隧道主结构中,侧壁上每1.5米设预埋铁。10当隧道主体浇注及安装完毕后,侧墙及顶板应刷白水泥砂浆两 遍。三、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排水 降排水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报各方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降水方式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确定。设 计建议米用机井降水,机井深度不宜小于12m,井距可按50m考虑, 若实际降水效果不理想时,可

4、采取密井距或增设大功率水泵等措施。2施工开挖 在施工放线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开挖。设计建议采用大 开槽机械开挖,隧道槽底宽度为4.3m,边坡为1: 0.67。在开挖过程 中若遇其它管线或是古文物,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机械开挖只能挖至基底以上30 cm,余下部分人工修边捡底,严禁超 挖。经验槽后,方可浇筑垫层砼。降水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待回填土夯实至隧道顶至少覆土 0.5m时,方可停止。3、垫层施工 根据地勘资料,本段电力隧道基础位于卵石层上,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可直接在其上浇注C15砼垫层。开挖后如发现局部出现地质 变化,须进行基础处理后方可实施垫层浇筑。4、砼、

5、钢筋施工 钢筋磔施工时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中的有关要求执行。隧道垫层为C15砼,框架为C30(S8)钢筋砼,内地面层为C25砼,钢筋:一HPB235级,一HPB335 级;型钢:Q235钢;焊条:E43XX及E50XX。5、装水试验在隧道钢筋砼框架的内外模板拆除后,未作防渗处理和回填土以 前,试验段两端堵头的砌体强度达到80%以上才能进行装水试验。经 装水24小时后,检验隧道渗水情况,无明显湿润和渗漏迹象方为合 格。6、防渗处理在绑扎隧道框架钢筋前,应在C15砼垫层面上刷冷底子油两遍, 并在变形疑缝处设100 cm宽的沥青玻璃丝布(二布三油),其

6、搭接长 度50 cm。当隧道钢筋砼框架浇注完并经灌水试验合格后放水,待隧 道侧壁和顶板外部干燥,刷冷底子油两遍,再用SBS改性沥青防水涂 料二遍处理。变形缝处用1m宽0.5厚的的厚粘土(塑性指数18%) 进行回填夯实。变形缝处采用 O 型闭合的氯丁橡胶止水带,其接头位置须设在顶 板中部并确保胶合质量,按设计尺寸用固定装置使其与隧道钢筋网固 结在一起,以保证在砼浇注中不致发生变形位移。7、回填要求 在隧道侧墙背采用原槽土或其它符合要求的土体两侧对称均匀回填夯实,回填土层每层不超过30 cm,两侧高差不大于50 cm。回填土质量要求:设计路面1.5m以下93% (轻型击实法);1.5m 以上部分按

7、道路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根据地勘报告,道路下 3m5m 范围为杂填土和素填土,局部少 量细砂层,“结构松散,强度低,变形大,属高压缩性不良地基上, 不能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采用砂卵石换填。换填量约为3.95 万立 米。8、施工注意事项(1) 该段已建污、雨水支管高程较电力隧道设计底高,请施工单 位在施工电力隧道后,配合排水管道施工单位将污、雨水支管做出道 路红线外。(2) 开挖时如遇其他管线,应妥善保护。如须迁改,应及时与甲 方、设计单位及专业管线单位取得联系。四、施工及验收标准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陈旧02042002);2、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 90);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 9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05208 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