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09612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认识-整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 ,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回忆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 ,稳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4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是重点 ,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是难点。教具准备幻灯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回忆与交流呈现学生熟悉、生动、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帮助学生对

2、整数意义、表示、比拟大小、实际应用等有个全面认识 ,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加系统化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信息1: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正整数的意义:基数、序数、测量结果、编码。教材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表达了数的应用 ,也表达了正整数的不同意以。 教材又进一步提出讨论的问题: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数 ,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对于正整数的意义 ,不要求学生抽象地讲 ,只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说明即可。教师教学时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信息 ,体会其中数的意义 ,充分让学生交流 ,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包含正整数的信息 ,进一步了理解这些数的意义。信息2:出示第2题。鼓

3、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 ,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 ,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信息3:举例说明怎样比拟两个多位数的大小。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举例说明的活动 ,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回忆空间 ,有利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拟数的大小的方法。在学生举例时 ,教师应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信息4:0的妙用。整理对0的认识。教材按照所学内容的顺序 ,从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表示起点、 0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分界等各方面 ,对 0进行全面再认识。教材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0的认识。教学时 ,建议让学生自己回忆整理 ,

4、并举例说明0所表示的含义 ,并找生活中的原型与之对应。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运算角度认识0。还可以向学生介绍0的开展历史。信息5:关于倍数和因数 ,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整理 ,整理方法不是唯一的 ,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信息6: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教学时 ,可直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 ,谈自己对1万 ,1亿有多大的认识 ,以充分展示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并复习稳固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意义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达数的含义 ,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数感。二、神奇的质数在教学时 ,有人把质数看成正整数的 数根;在现实世界中

5、,质数在密码技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体验质数的神奇;也可以先查阅资料 ,交流后读 感受;还可以鼓励学生把对质数的理解和所涉及的内容 ,写成资料或制成小报进行展览 ,感受指数世界的神奇。整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 ,稳固所学内容。2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练习这些练习一局部是对回忆与交流中所复习的内容进行稳固 ,一局部是对整数这局部内容的补充 ,这些练习的设计 ,一方面是稳固所学内容 ,另一

6、方面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关于各个习题的说明第1题:体验表示数的多种方法 ,进一步理解十进制。第2题:对于比拟大小 ,学生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直接比拟大小 ,改写以后在比拟等。第3题:借助小红家5月份收支情况这一具体情境复习正负数的意义。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结余虽然是问号题 ,但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经验尝试解决。第4题:此题复习了公因数、公倍数等内容。在3和5的公倍数的时候 ,注意是有范围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设定范围 ,体会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

7、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第5题:学生估计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的 ,一般的 ,

8、可以将要估计的东西分成根本相等的几份 ,通过数一份的数量从而对总数进行估计。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这种方法 ,并应用这种方法从事其他的一些估计活动 ,方法只要合理 ,数目接近120就可以。要练说 ,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听得准确 ,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 ,注意听说结合 ,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 ,我对幼儿说话 ,注意声音清楚 ,上下起伏 ,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

9、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 ,边听边说的能力 ,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 ,听故事讲述故事 ,听谜语猜谜底 ,听智力故事 ,动脑筋 ,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 ,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开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根底。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10、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三、数学万花筒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记数系统 ,并进一步认识到十进制的优越性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