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09590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信息化摘要:当今的信息技术,就是构建城市支援农村的桥梁的技术基础。于是,采用当今先进的软 件和视像通信技术,构建起远程视像会议系统、远程农技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医疗、信息服 务系统、远程教育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商业信息服务系统、远程工业控制系统等,促进城市 的各种科技人才,努力异地支援三农的发展,实现科技支农的一大任务。要充分利用各种信 息技术加快“三农”发展,这意味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带动新一轮 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农“热潮”,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成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关键字:信息技术、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政策正文:2012

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行情 股吧 资 金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聚焦农业信息化。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 的新思路、新政策。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加快“三农” 发展,这意味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带动新一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 农“热潮”,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的必然。中央一号文件第六部分强调,要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主 要通过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分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

3、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包括农业信息网 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 多媒体技术、精确农业、生物信息学、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国家农业研究信息 系统等诸多领域。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总体情况:推出了 5个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 台,开发出200 多个实用农业专家系统,以及政务管理、技术传播、物流配送等不同应用需 要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十五”以来,开始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 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

4、科技行动” 。农业专家系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受到广泛的重视,并成为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的重 要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与种植业有关的各类专家系统。精准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与应用大部分局限于GIS、GPS、RS、ES、MS单 项技术领域与农业领域的结合,没有形成精准农业完整的技术体系。适用于规模化经营的国 营农场和较发达的地区。作物生长模拟系统:虽起步较迟,但发展很快。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并结合实际,建 立了一些应用系统。 江苏农科院“水稻栽培模拟系统”、中国农科院“棉花生产模拟系统”。管理信息系统: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晚于发达国家10余年,且多学科结合不够。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决策支

5、持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不多,影响了决策支持研究的工作效 率。最早的中国农科院与人大1988 年开发的第一个“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应用起步较晚。90 年代以来,在人工控制温室、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食品仓储、饲料生产等领域进行试验和应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信息网络的管理设施与人 才建设薄弱,网上资源缺乏且利用率低。案例分析 1:农产品电子信息服务平台概述进入 21 世纪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全世界步入了新的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因 特网的普及与商业化运营,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起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 子商务这种新

6、型商务模式的应用,也给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传统渠 道、模式下的农产品交易到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便捷的电子技术搭建农业信 息应用平台,在网络上实施农产品的买卖,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这对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 经营状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也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农 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几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相应的应用服务也在不断 发展。目前,全国涉农网站已经超过了三万家,其中,涉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网站占了很大 比重。国内30 多个省级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农业信息网,从农业部到各个基层也大都开通 了农产品的“

7、网上展厅”,使用多种文字展示各地名优特新产品。具体政策的实施中国移动公司联合政府等多部门推出了“农信通”。实现信息的发布、移动政务、信息 互动、咨询等多方面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办公效率提供有效的信息手段,为广大农民 增收致富提供可靠的信息通道。农信通的产生为农民更快更好的掌握实时变化的政策信息和 市场信息提供了便利,而农信通使用便利,使用资费低廉深受农民的喜欢,它的出现为农民 和专家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网站信息机农信通手机这四级的通信工 具,使涉农信息由信息源出发,通过逐级传递,最终及时、准确、畅通的传达给农民,使农 民及时获取信息。有线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更多更好的

8、信息得以以较低的成本 传播。在信息化的网络中心平台建设上,以传统科技信息服务为基础,将科技新技术融入传 统模式,利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等多种方式,实现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 三网合一,建立起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信息传输平台。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技、供需、 教育等服务资源被有效地整合起来,面向“三农”的政务、生产和市场信息得到了大力传播, 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正面结果及分析三网的统一建立,农信通等工具的开发为农民获取资源、了解市场行情、获取种植等信 息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统一信息发布。方便政府部门的统一信息发布。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中心平台向农民发布市场信息,

9、 让农民能够更加准确迅速的获取政府信息,不至于盲目的通过农户间进行信息传播,减少或 降低因信息的误传造成农民间的经济损失。让广大农户更切身的体会到各级政府的帮助,更 切实的从农业信息的有效传递中得益。提高政府部门相应的工作效率。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提高工作办事效率,及时的传达紧 急信息,让农民能够及时的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政府部门可以移动办公,不至于局限于 办公地点,减少因时间造成农户的损失。便于农民有效获取及时的信息。农民可以利用相应的网络中心平台,能够更针对性的有 效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了解市场情况,掌握致富的途径,也能通过该平台发布自己的产品信 息,方便产品的销售,最终实现信息化农业,走上

10、科学致富的道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我国因特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三网的 建设,为农民直接获取知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但我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问 题。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水平不足,且地 区之间并不平衡,难以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我国农民相对来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以及获取信息技术的能 力,使得农业生产比较盲目。农业基层管理服务人员偏少,专业数据库信息不足,严重制约 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信息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不能实现数据 共享。并且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普遍偏

11、低。如何改进1.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政府部门应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 网站体系规划,要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 信息网络,创造基础条件。首先要加强农村网站和信息服务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网 站的专业水平,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对农民 宣传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农民的应用能力。其次要提高网络服务,建设高速宽带互联网, 提高上网速度。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农民解决上网难,上网慢,没有上网工具的难题。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就是完善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 农产品电子交易法律制度、

12、电子支付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来保障农产 品电子商务交易在各个环节都能安全有序的运行。3. 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要想使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能够顺利运行, 具有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民是必要的前提。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 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从网络上查找到他们所需 要的信息并学会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交易。联合高等院校或各地职业培训机构, 编制专用培训 教材并举办培训班, 对农民、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 提升他们应 用电子商务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大力培养农村网络经纪人 , 引导现有农村经纪人开展农产

13、 品网上交易。4. 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相关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 建设农产品专 用仓储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推广发展冷链物流, 建立鲜活农产品专用配送渠道 , 提高物 流配送效率。案例分析 2:买难卖难问题概述近来,国内反复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卖难,普普通通两个字,却组成辛苦劳作的农民 最怕的一个词。2006 年陕西的西瓜卖难、安徽省砀山县梨卖难、广西浦北县香蕉卖难;2007 年出现广东龙门柑桔、海南辣椒、海南香蕉、广西荔枝、海南万宁菠萝蜜等多起滞销、卖难 情况;2008 年初,受特大雪灾的影响,江西、湖南、湖北的脐橙,浙江的柑橘,云南的洋葱, 安徽糯稻等均遇到卖难问题,农民损

14、失惨重,也让许多关心农民利益的人为之焦急。媒体奔 走呼号、政府组织对接促销、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政府的努力、网友的热心、超市的对接固 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不可能解决未来的完全同样的问题。“买难”和“卖难”成为当前 市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政策的实施在 2011 年 4 月中旬部分地区传出蔬菜“卖难”后,商务部连续发出 3 个紧急通知, 指导各地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蔬菜市场稳定,派出调研组分赴山东、上海等地现场了解情况, 组织各地开展蔬菜“卖难”菜农救助行动,建立了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网上对接等紧急救 助机制,开通了海南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指导发布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全力帮助“卖 难”菜农。各

15、地商务主管部门也迅速行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 : 一是加强信息引 导。二是组织产销对接。三是拓宽销售渠道。四是组织收储加工。五是开展促销活动。正是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部分地区发生的蔬菜“卖难”得到明显缓解,部 分“卖难”蔬菜收购价略有回升。商务部在北京组织了物美超市、华润万家、沃尔玛、家乐 福等 12 家超市连锁企业参与农超对接活动。12 家超市现场签署一份连锁超市企业联手开 展蔬菜“卖难”紧急救助行动共担社会责任倡议书,呼吁全国连锁超市救助“卖难”菜农。 倡议具体内容包括:加大“农超对接”直采力度,扩大“卖难”蔬菜采购量,价格合理,减 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推动平价

16、销售;帮扶产地农民和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建立 长期稳定的采购合作关系和解决蔬菜“卖难”的长效机制;发挥销售信息优势,主动反映可 能出现的“卖难”现象。反面结果及分析尽管有各级商务部门在努力解决卖难问题,但农产品依旧每年都会出现卖难问题,其主 要原因是:一、信息不灵。农村地处边缘山区和丘陵地带,交通不便,通讯设备条件差,文化 技术落后,对市场需要什么所知甚少,或盲目种养,产销不对路,农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或是价 格偏低赚不了钱。二、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中国农民长期受到小农经济意识和指令性计划生 产的束缚,严重存在小农经济意识和只顾生产、不顾销售的旧习惯 ,缺乏商品意识和市场观 念。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上存在着盲目性,生产的农产品 往往无销路。大部分农民只会坐等销售者上门收购,一旦市场有什么变化,便无计可施。三、 政府部门缺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农民生产的市场思维意识。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