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93943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教 学 设 计祁 敏西安远东二中二零一一年六月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 以洞庭湖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理解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时时刻刻地影

2、响着环境,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本节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湿地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三部分是湿地资源的利用,第四部分是保护湿地。四部分内容按照其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逐一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三、教学对象分析高二学

3、生对湖泊、河流、沼泽等环境有较全面的的认知,虽然不能把已有的这些知识整合为湿地这一范畴,但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初步的社会调查、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湿地的概念和作用等知识存在片面的认识,例如:简单认为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湿地都是天然的;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湿地分布;高原、山地没有湿地分布;航运、旅游观光是湿地的作用。对于学生存在的这些知识捆扰教师须在教学中进行加以正确的引导。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 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3. 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

4、合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教材P41 “中国湿地分布示意图”,了解我国主要湿地及其分布特点。2. 通过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萎缩的洞庭湖”、和“洞庭湖 变大了”,分析、归纳湿地的重要作用、破坏湿地造成的危害,加深对保护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探究保护湿地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学习探究,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2. 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开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五、教学重点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六、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分

5、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探究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措施。七、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 洞庭湖区的图片。3我国湿地等方面的数据、图表、图片。八、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2.阅读讨论法。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九、教学流程图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湿地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出示各种湿地的图片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湿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反映了一个共同的景观,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湿地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

6、区为例学生打开课本学习新课一湿地的概念和类型1、定义:2、类型3、共同特点:提出问题:1)湿地的概念?2)类型?3)共同特点?学生集体阅读P41第一段内容后回答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回答湿地的概念、类型、共同特点对学生回答作出评价4、我国湿地空间分布特点:4)我国湿地空间分布特点:学生回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湿地的作用1、湿地的作用湿地的作用众多,因此,湿地有着众多的美称,如:“资源的宝库” 等。湿地之所以被称为“资源的宝库

7、” “生命的摇篮”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天堂”,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呢?学生回答感性材料与教材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有助于学生的认识深化。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同时给出正确答案学生获取知识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有哪些呢?学生回答: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让学生自己谈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有助于记忆和

8、理解。点评、补充学生的回答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湿地的利用三湿地的利用1、湿地资源现状提出问题:湿地资源现状如何?学生回答:1)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2)质量在逐渐下降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让学生掌握实地的资源现状及其不合理利用的方式。培养阅读能力。2、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提问: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补充。学生获取知识:1)开垦湿地为耕地 2)砍伐灌木3)过度捕捞 4)泥沙淤积5)环境污染 6)水利工程建设不当7)引进物种的干扰 8)城镇建设等3、萎缩的洞庭湖观察洞庭湖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

9、答:面积大幅度减少使学生熟悉掌握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危害。阅读 “萎缩的洞庭湖” 并回答: 1)、洞庭湖萎缩的原因2)、洞庭湖萎缩的危害学生独立阅读并思考提出问题: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学生回答:1)泥沙淤积2)围湖造田提出问题:洞庭湖萎缩的危害学生回答:1)调蓄洪水能力降低2)洪涝灾害日趋严重3)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4)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讨论 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之后回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各小组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地图,及相关资料,记录要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对学生回

10、答做出点评、总结湿 地是 诗(过渡)在古人眼中,湿地是诗。我们的祖先是以充满诗意的眼光看湿地的。诗经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写湿地的。 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中激赏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写湿地的增强对湿地的感情色彩,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湿地的保护1、湿地保护提问:湿地保护措施?同坐协作完成并作出回答。了解湿地的保护措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对学生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学生获取知识:1)退田还湖,还湿地2)退耕还林,还草3)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4)防止湿地水污染5)建立保护

11、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注: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了解世界湿地日2、洞庭湖变大的原 因提问:洞庭湖变大的原因?学生回答借洞庭湖“变大”的例子,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借学生的集思广益,发挥聪明才智。知识拓展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提出问题: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 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到底哪一种湿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组学生共同阅读“三江平原开发的历史背景”。并且思考问题。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引领学生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开阔学生

12、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调整、规范思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小结板书小结本节课以洞庭湖为例讲述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以三江平原的开发与保护作为知识拓展。学生跟随老师梳理知识,整理思路。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束Flash 一个真实的故事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十一、评价设计教学中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采用测试、观察等手段,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水平;学生认知水平及学生在现场的表现进行灵活、有效的评价。十二、板书设计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 后 反 思西安远东二中 祁 敏本节课所选

13、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以下我从几个方面来反思本节课:一、 教学目标完成良好(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了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2、了解了湿地的重要价值;3、初步认识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图掌握了我国湿地的分布,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激发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及防灾、减灾意识,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湿地资源的类型、分布、价值;教学难点:湿地资源的价值,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三、本节课可取之处 第一、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堂通过阅读、讨论,学生参与达100%,构建了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讲述湿地的感性知识,搜集了大量的直观图片作为导入教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的演绎出来。形成鲜明的印象,使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讲课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湿地的价值时,将人类赋予湿地资源的美誉列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