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9181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年,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方坡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方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新型文明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保证 自20*年方坡村申报文明村以来,乡村两级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包村工作组长为组长,村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其他村干部和包村干部为组员的协调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冯应权同志负责具体指导,配合开展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同时,把文明村建设工作纳入村两委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党员干部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要求全村党

2、员干部树立不抓精神文明是失职,抓不好精神文明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进一步推动方坡的精神文明建设,村党组织认真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并结合方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规划,广泛动员和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全村未来几年的发展思路和具体规划。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全村党员群众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新型文明村的创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全村上下营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齐头并进,狠抓落实 20*年以来,方

3、坡村充分发挥示范村的作用,在全村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和树新风活动,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着力规范“三堆”,实行“三改”;重点抓好村庄道路的硬化、村内亮化、净化和绿化工作。在建设中,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因地制宜,把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文明建设,以及村庄区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使该村的环境建设得到初步好转。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村民素质 多年来,方坡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不渝地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坚定不移地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的宣传学习,加强对公民的“三义”、“三德”、“三观”教育,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进村入户,入院上墙;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贴进生活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贯彻,加上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以及争做“四有”公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村民的身心、思想受到了很好的熏陶。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程度,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善,农村的面貌正朝着卫生、文明、安全、优美、舒适的方向发

5、展。 五、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方坡村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方坡村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总之,开展文明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形势的发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使农村长治久安,下一步必须抓好村民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农村稳定、农业丰收、农民富裕。我们深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方坡村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所成。 内容总结(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年,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方坡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方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新型文明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使该村的环境建设得到初步好转()五、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方坡村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