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案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091772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警钟长鸣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警钟长鸣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警钟长鸣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警钟长鸣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钟长鸣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泄密计算机网上泄密案案例:2002年3月,某市某区教委为传达文件需要,竟 将上级下发的涉密文件贴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区教 育信息网上。经鉴定,其中共3份属机密级国家秘密, 2份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2002年2月,华北某学院教师刘某将涉密科研项 目申请书(秘密级)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形式传递, 造成泄密。6月,该学院另一教师将7项涉密科研成 果(秘密级)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递,造成泄密。 还是6月,该学院教师王某将两篇涉密文章在互联网 上用电子邮件形式传递,造成泄密。案发后,学院给 予三起泄密事件的责任人行政警告处分,并进行通报 批评。2002年9月,某部委研究室工作人员张某违反计 算机保

2、密管理规定擅自在载有机密级文件的计算机上 安装上网设施,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致使计算机中 有关统战工作的机密级文件被窃取,最后竟出现在某 国的网站上,不仅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在国际 上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警示:近年来,国家保密局通过网络检查,查获了多起 在互联网上发布秘密文件的泄密案件;这些文件大多 是我们“自己人”贴上去的。有时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方 便将密级文件盖住密级和文件头后在内网传递,传来 传去便传到了互联网上;而有时涉密文件是因在内网 中没有标密,无知人员将其与非密文件统统放到外网 上,导致文件泄密。同时这些泄密人员所在单位对计 算机保密防范工作缺少应有的重视,没有完善的规章 制度

3、,不对本单位重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教育, 也是发生这些泄密事件的原因之一。文件泄密-文件丢失案案例:某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机械厂党委书记,1998年5 月22日在总公司开会期间,从总公司党办领取3份中 央密级文件,因当日正值厂休,便将文件带回家中。 次日上班后,没有按规定将文件交机要人员登记保管。 6月17日,纺织总公司按市委办公厅要求清退中央1O 号原发件时,其才发现3份秘密文件全部丢失,后经 多方查找,均无下落。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某分公司办公室主任,1998年 5月14日收到该公司党委办公室发的中央10号原发 件。其在传阅和组织学习中,未能及时将文件收回归 档。6月15日,公司党办在发重印件,

4、清退中央10 号原发件时,发现丢失。某市园林局所属一饭店,1998年5月19日收到 局分发的中央10号原发件,总经理办公室文秘李某 (合同工,非党群众)将文件登记后送领导传阅,6月 10日,李提出辞职,办公室主任在与其交接文件时, 发现此件不在卷内,便当即询问,李称正在领导处传 阅。待该饭店接到局清退文件通知后,立即多方查找, 发现文件丢失。警示:文件管理一直是保密工作的重点,造成上述丢失 密级文件的原因,主要是:一、对发至“县团级”的密级文件疏于管理是造成 密级文件丢失的根本原因。二、个别单位领导干部的保密观念淡薄,思想麻 痹,违反保密规定,是造成密级文件丢失的主要原因 之一。三、保密制度不落实,有章不循,密级文件管理 混乱,是造成密级文件丢失的又一重要原因。四、个别单位发现密级文件失控后,没能积极组 织力量查找,丧失了查找和补救的时机。五、对涉密人员安排使用不合理,造成密级文件 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