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8645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习总书记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国有德而兴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要通过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首先,善是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

2、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其次,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再次,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

3、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德之本、教之源。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尊敬、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最后,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所谓“黄天元素,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

4、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长发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庸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与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体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

5、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3分)A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说,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B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及和平主义呈并列关系,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价值观。C因果报应论与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致力于在现实社会中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D将中国传统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具有增强文化自信与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

6、双重意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与承继。B文章详略得当,详写善文化的当今社会意义,略写其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C文章主要采取了道理论证,特别是对文化典籍的引用,使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文化底蕴。D文章首尾两段都联系现实,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立足当下的创作意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B家庭是培育与践行善文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要注重培育下一代感恩、

7、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C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看出,当时的人们都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D“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信念,对于今天我们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仍有重要现实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

8、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

9、价值最大化。(摘编自经济日报2020.4.14)材料二: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

10、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

11、。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安

12、全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4.19)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B.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C.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安全等多种风险。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

13、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C.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D.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跑步鱼蔡楠白洋淀沟壕众多,水质清新,水草茂

14、盛。古往来承包了几条沟壕养鱼。别人养鱼投放玉米、豆饼、颗粒饵料,而古往来割沟壕边上的水草,捞大淀里的窄菜,捕沟渠里的螺蜥来喂养。鱼自然天养,膘厚肉肥。别人在入冬之前都将鱼捕猎一空,而他却让鱼在淀里过冬。第二年河开时节再集中出鱼,价格倍增。古往来凭这绝招率先在淀边富了起来。年轻的村主任鱼篓带人来向他取经,他数着票子说,没什么诀窍,就是万事你得动脑子,还得猫腰撅腕去干!我爹当年就是这样干的。鱼主任,我爹古树桐你知道不?渔民合作社那会儿,他被县上授予农民养鱼专家,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呢!鱼篓见古往来把话题岔开了去,黑着脸带着一群人走了。等大伙儿都偷着学会用自然饲料养越冬鱼,古往来却在大淀的港道上开始用

15、网箱养鱼。这回他投放的饵料是高价科技饵料,当年养殖,当年出鱼,再不进行过冬管理。200亩网箱一年下来,古往来轻轻松松赚了十几万。几年过去,古往来在村头盖起了三层小楼。早上太阳在淀里升起时,古往来常爬上楼顶眺望他的网箱群。那时候,他的网箱群已成了白洋淀的一景。远远望去,网箱错落有致,木桩点缀其中,晨曦里,鸥鸟鸣叫,在木桩上引吭高歌。忽然有游船奔过,鸥鸟一声呢喃,嗖地一跃直插蓝天。待船艇远遁波涛散尽,鸟们就又悠然飞回。这时,早起的村主任鱼篓总会踱到古往来的小楼跟前,嘻嘻地说道,往来叔,又自我享受呢?嗨,你是赶上好时候了,这要是在老年间,你准成了咱村的秋邦宗!秋邦宗是村里大财主,有钱有船有势力,刚解

16、放就被当成渔霸镇压了。古往来见村主任把自己比作秋邦宗,脸一下拉得很长,拉成了一双长手,那手恨不得化成巨掌,狠狠掴在鱼篓脸上。但古往来嘴里还是支吾着,鱼主任你说笑了,我可不是秋邦宗,我是古往来。主任嘴别管说笑,你要吃鱼就自己去逮,去钓,咱自己养的,随便!鱼篓嘿嘿答应着,就走下码头,解开他的快艇,点着火,一溜烟钻进了大淀深处。日子就在富足中水一样流过。突然有一天,村主任鱼篓开着快艇拉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古往来高高的窝棚前。古往来坐在窝棚上,将老腿垂下来,在风中晃悠着说,鱼主任终于肯来了,你是逮鱼呢还是钓鱼呢?咱自己养的,随便!鱼篓立在快艇上,脸仰起来说,老古,我不逮鱼不钓鱼,我是来拆你这网箱的!这是县农综站马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