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知识结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08597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知识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变法知识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保定三中高二历史选修一改革课堂导学案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国际局势: 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局势1、政治: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 ,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共识。2、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 。(根本原因)3、阶级: 发展壮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 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1)时间: (2)条件: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冯桂芬 (4)主张: 发展资本主义 ; 建立君主立宪制 ; 兴办学校 (5)局限性:没有 ,也没有 。二、维新变法的经

2、过;(一)宣传维新思想;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代表作 孔子改制考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思想特点1)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2)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反对封建官僚的因循守旧,主张 道理;主张 ,核心是“以群术治群”。把 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介绍到中国,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之为“火山大喷火”。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维新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

3、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延伸拓展】康梁思想最根本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康梁思想最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的两大目标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1)内容:要不要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 。(2)性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3)作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3、上书皇帝: 。(1)背景:丧权辱国马关条约的签订。(2)时间、人物: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3)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4)影响: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

4、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 士人不得干政 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4、创办学会,报纸,学堂; (1)报纸:康梁等在北京创办 ;梁启超曾任上海 主笔,严复在天津创办 (2)学会:1895年北京成立 (康梁),后南学会成立。1898年,康有为成立 ,提出“保国、保种、保教”,预示着维新高潮的即将来临。(3)学堂:广州的 (康有为),后长沙的时务学堂。作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二)维新变法的高涨:百日新政。1、导火线:1897年11月 德国强占胶州湾 2、施政纲领

5、;康有为 。3、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也是变法的宣言书),实行变法4、内容:内 容进步性和局限性除旧布新政治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局限: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经济裁撤驿站等旧机构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进步:有利于保护农工商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局限: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改用西法训练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局限:加强对人民的统治。文教改革科

6、举制废除八股将书院、祠庙等改为中西兼修的学校,创办专业学堂,选派留学生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总之,维新变法要求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制度,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三)维新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1、失败标志:1898年9月的戊戌政变。2、概况:(1)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逮捕并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2)新政中除 等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彻底反封建的纲领(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

7、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求助袁世凯)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客观原因:(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袁世凯的出卖(2)客观环境:列强侵略严重束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三、维新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性质:是一场救亡图存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1、性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8、,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维新变法促进了民族觉醒,唤起近代民族意识,促进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4、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上: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国内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国际环境自由资义时期;西方侵略中国的(有利的国际环境)向帝义过渡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改革途径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具体措施大刀阔斧,全面推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