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3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模拟卷(三)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尧舜活动的晋南地区,出土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遗址,并在其中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确定节气的天文观测设施和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仪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书尧典对其亦有“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等记载。这体现了,当时( )A.部落战争的频现B.早期国家的萌芽C.官僚体制的确立D.多元格局的出现2西周时,统治者提倡“敬天”“敬事上帝”,强调“四时致祭以常保天命”。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法家强调“敬上奉法”而不言“敬天”,庄子主张“时祀尽敬而不祈喜”。这一变化反映出,先

2、秦诸子( )A.注重关注人世现实B.沿袭西周天命思想C.提倡融合百家精华D.着意迎合诸侯需求3西汉初年,统治者将帝国的疆域划分为“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等若干区域(如图所示)。其中,七个异姓侯区域均属“关外王国”。当时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 )A.分化诸侯国的实力B.彰显国家一统的理念C.执行推恩令的部署D.缓解关中地区的压力4如图是唐朝后期两京地区和河北河东地区出土的墓志数量(每十年)变动示意图。改变其趋向的主要因素是( )A.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落B.科举选官的进一步完善C.黄巢等农民起义的冲击D.藩镇割据对民俗的破坏5景祐元年(1034年)十一月甲辰,宋仁宗诏曰:“京旧城内

3、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宋刑统侵巷街阡陌中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到1079年,政府又开始陆续征收“侵街钱”“侵河钱”等。上述举措反映了,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B.市坊制度瓦解的趋势C.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D.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6明初,政府规定由吏部和都察院对布、按二司进行考核;1466年,吏部却规定巡按御史有权考核布、按二司;1493年,进一步确立了巡按御史参与地方官吏考核的制度;到1495年,又规定如无巡抚,巡按御史即可对布、按二司自行考察。上述变化( )A.有利于强化中央权威B.保证了地方监察效能C.易导致地方士风衰败D.

4、拓宽了行政治理渠道7如图能反映出,中国当时( )A.外贸中心的转移B.就业结构的变化C.通商口岸的增多D.民族工业的出现8如表为中国18641884年间进出口平均税率(%)变动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动趋势( )年份18641869187218791884进口5.225.175.935.896.01出口9.249.1010.0210.2211.59A.体现了政府关税自主的意识B.不利于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C.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准则D.折射出小农经济形态的稳固9以下两则史料最能说明,此时边区应致力于(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党员入党动机统计表入党动机反对压迫改善生活莫名其妙为了抗日被宣传投机

5、被迫人数272917145133百分比20%21.5%12.6%0.8%33.3%9.6%2.2%A.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B.开展党内马克思主义教育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10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外交工作“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我们同兄弟之邦并不是没有差别。换言之,对兄弟国家战略上是要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对帝国主义国家战略上是反对的,但战术上有时在个别问题上是可以联合的”。该讲话集中体现了( )A.“一边倒”的外交策略B.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一大片”的外交部署D.独立自主的外交精髓11恩格斯曾指出:“拜占庭灭

6、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恩格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A.打下了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B.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C.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互鉴D.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12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是“主权力量对无数家庭及共同事务的公正处理”,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国家政权属于国王和议会,应当按照法律进行治理。据此推知,当时欧洲( )A.法治观念深入人心B.代议制民主得到扩展C.民族国家正在形成D.世俗王权已超越教权131815年,英国

7、通过谷物法,严格限制谷物进口,该法案颁布后,谷物价格骤升。在多方反对下,1846年,议会最终废除了这一法案。推动谷物法废除的主要力量是( )A.工业资产阶级B.传统土地贵族C.城市工人阶级D.乡村小生产者14如图是19411942年间在苏联流行的一幅宣传画。与该宣传画的政治寓意吻合的是( )A.号召妇女保卫生产战线B.动员农民参加集体农庄C.倡议妇女提高生产技能D.呼吁农业应为工业服务15如表为19611986年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数量及非洲成员国数量变化,据如表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主导因素是( )年份国数家量19611964197019731976197919831986其他地区成员国141

8、9213439444950非洲成员国1128324147515151非洲国家占比44%59.6%62%54.70%55%53.50%51%50%A.国际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殖民体系走向崩溃D.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坞堡的兴衰材料一: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基层组织的破坏,导致一些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武装自卫集团的出现,强宗豪族率领宗族据险守隘,因而坞堡有了很大发展。西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史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诸如“于时豪杰所在屯聚”

9、“关中堡壁三千余所”“冀州郡县,堡壁百余”这类记载,更是史不绝书。摘编自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材料二:如图所示,坞堡内既有城垣内部的街道,又有豪华地主庄园的房舍,房屋栉比,层层进深,在靠近围墙的一处院落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望楼。望楼楼顶是四面出挑的哨亭,亭上高悬旗帜,亭内置鼓,应为打更报警之用。据马玥汉至魏晋时期坞堡研究以出土明器、图像为中心材料三:晋末乱离,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乃集诸群士而谋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于是,峻险院,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

10、,而身率之。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虽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晋书庾衮传材料四:(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魏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概括归纳坞堡的主要功能。(2)结合以上材料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当时坞堡走向衰落的原因。(3)回顾坞堡的兴衰历程,这对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有何历史启示?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节选)5-12年级学生的世界史综述与内容时代1 人类社会的起源时代2 早期文明与游牧民族(公元前4000前1000年)

11、时代3 古典传统、主要宗教与伟大帝国(公元前1000300年)时代4 交流与相遇的扩展性地带(3001000年)时代5 两半球交互作用的增强(10001500年)时代6 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14501770年)时代7 革命的时代(17501914年)时代8 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19001945年)时代9 1945年以来的20世纪:机遇与挑战译编自National Standards for World History(1)根据材料,指出编者进行历史分析的主要依据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你认为将时代7命名为“革命的时代”合理吗?请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释。(3)在不同史观指导下,人们会对历

12、史产生不同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分期或时代主题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依据。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材料:苏报,从1896年6月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年7月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第一阶段:1898年6月至9月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

13、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

14、驳。第三阶段:1903年6月至1903年7月章士钊于1903年5月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序革命军论革命军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革命驳议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胜利走向新胜利材料:在伟大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个共和国的能源巨子,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光辉历程。胜利油田开发大事记1961年4月16日山东省垦利县东营村华8井勘测发现华北地区第一口油井。1962年9月23日营2井发现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是当时全国日产最高的油井。油田因此被命名为“九二三厂”。1964年1月25日党中央批复同意了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来自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