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1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当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地图的主要功能和绘制目的在于对地球的地表以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图形呈现。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中,地图从未能对地球的地表进行如实的呈现,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与文本类似,虽然地图确实呈现了“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但这种呈现的背后总是蕴含着某种(些)思想、文化和观念,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对某种(些)思想、文化和观念的表达才是绘制地图的功能和目的。在论述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之前,先简要介绍相关

2、概念。“地理空间”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如果将其描绘出来,就必然会受到绘制者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个人人生体验、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并由此产生“地理认知”。在这种“地理认知”中,必然蕴含着绘制者对不同区域赋予的不同重要性,由此构建出一种“空间秩序”。在考虑空间秩序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中国古人记录地点的方式。就目前掌握的材料而言,中国古人用于确定地点位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四至八到”。其中“四至”是四个正方向及某处到政区边界的距离,“八到”包括四正、四隅八个方向及某处到临近治所所在城池的距离,此外还包括至上级治所以及至大都、上都,也就是都城的距离。中国古代,对于空间的描述也是基于“四至八到”展

3、开的。如流传下来的历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总志和地方志中对于几乎所有地点位置的记载使用的都是“四至八到”,阅读者在浏览这些志书的时候,基于这些描绘,也就形成了对大到“天下”、小至“乡村”的空间认知。“四至八到”的数据特点就是对地点位置的记录依赖于众多其他地点,一切的地理景观只存在相对性的意义,相对于官署,相对于儒学一无论其位置、距离、方位、价值皆然,而其背后潜藏的是观看者的视角,一种从政治文化中心向外观览的视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点从来不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总是位于各种政治、文化、经济、价值等的结构中,且在这些结构中地,点的位置都是相对的,由此其总是处于各种秩序之中,而这些秩序一旦被空间化,或

4、者被放置于空间之中,就形成了存在等级差异的空间秩序。中国古代绘制一些地图时使用的就是“四至八到”数据,大致而言,先绘制都城,然后以都城为中心基于“四至八到”数据绘制省会,再以省会为中心基于“四至八到”数据绘制各府(直隶州)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地图本身就是基于一种等级秩序构建的空间结构。地点的“相对性”也在地图上构建了空间秩序。如“政区图”是政府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在现代人看来,虽然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不讲求准确性,但其图面内容应当是“写实”的,即要对所描绘的地理要素的形态、数量等进行如实的表达。但实际并非如此。通过与文本文献记载的对照,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政区图中城垣的大小、城门的数量

5、、城楼的层数,甚至城垣的有无,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这些地,点在行政结构中的相对等级而绘制的:甚至在同一政区图集的不同地图中,由于图面的行政结构层级的差异,地点的“相对”等级也存在变化,由此不同地图中对于同一城垣的大小、城门的数量、城楼的层数等描绘也存在差异。这种空间秩序还渗透到地图绘制所使用的符号中。杨子器跋與地图对其图中所使用的符号的含义进行了如下叙述:京师八其角,以控八方也。蕃司为圆,府差小焉,治统诸小,非一方拘也。州为方,县则差小,大小各一方也。附都司、卫所,加城形者,示有捍御,不附书,总具图空,不得已也。守御所特设者,斜其方,以武非治世之正御,与都司以次而大,因其势也。夷邦三其角,偏

6、方也,不多及者,纪其所可知者耳。宣慰司以下无别者,王化所略也。山川、陵庙各随形以书其名,非特纪名胜,正以定疆域也。从上述叙述来看,从京师的“以控八方”,藩司和府的“治统诸小”,到州县的“各一方”,有着明确等级差异;且省会和府之间,州和县之间,虽然使用的符号相同,但用大小来表达等级差异。同时无论是守御所的“斜其方,以武非治世之正御”,还是夷邦的“偏方也,不多及者,纪其所可知者耳”,都显示出“文”与“武”、“华”与“夷”之间的等级差异;而“宣慰司以下无别者,王化所略也”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华”“夷”之间的等级差异。而这种等级差异,反映在地图上,则是制造了一种空间秩序。(摘编自成一农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

7、间秩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数情况下绘制地图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对某种(些)思想、文化和观念进行表达,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B.在地图上地理景观具有相对性的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官署、儒学的位置来确定其他地理景观的位置和距离。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点总是处于各种秩序中,而秩序被空间化或被放置于空间中,就会形成具有等级差异的空间秩序。D.中国古代绘制地图时使用明显的大小、偏斜符号等来区分等级差异,如用符号大小的差异表达省会和府之间的等级差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四至八到”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四至八到”是基于方向和距

8、离数据对空间展开描述的方式,是中国独有的记录地点的方式B.“四至八到”是历代各层级地理志记载地点位置的通用法则,这种方式能引导读者形成空间认知。C.利用“四至八到”的数据绘制地图,首先应该绘制都城,都城是绘制其他地理要素的出发点。D.“四至八到”记录位置的方式构建了地理要素的等级,故而行政治所的城垣都绘制得格外精细。3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的一项是( )A.在明代省级地图江西全省图说总图中,各个府城绘制了单层城楼;而在各个府图中,府城的城楼则被绘制为双层。B.南宋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绘制范围主要是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中山脉用黑三角表示,古今地名一般不加框。C.华夷图主要绘

9、制了“华”的地域范围,而对于“华”之外的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西域等则绘制得极为简单。D.在明末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图中,不同于明朝地理区域的绘制,南北美洲的图面被大幅度剪裁、扭转,甚至变形。4作者在论述中国古代地图上的“空间秩序”前为什么先梳理“地理认知”与“四至八到”?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5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地图能否作为图像史料来证明历史”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山大地(节选)杨志军到了湟水河滩有草的地方。父亲说:“给这两只羊起个名字吧,藏族人的家畜都是有名字的。”我和才让忽闪着眼睛说:“叫什么呢?”父亲又说:“这只头上有黑色的

10、斑点,像雨点,就叫它德牧,这只的毛色就像披了一件雪花织成的衣服,就叫它冈拉,记住了没?”我说:“记住了,德牧和冈拉。”我问才让:“草原有多大?马多还是羊多?我也想骑马。”才让看着我的嘴,突然走过去,抱起一只羊掂了掂,又过来拦腰抱了抱我,高兴地把羊牵了我跟前。我明白他的意思,我可以骑羊,以后还会明白,骑羊的前提是我的重量不能超过羊。羊大了,已经是大绵羊了,我骑了一下德牧,看它走得踉踉跄跄,就下来了。这是我第一次骑羊,以后再也没骑过,因为我觉得这是才让的羊,才让对羊好,我也应该对羊好,为什么非要骑它?才让要去保育院了,以后就是我一个人放羊了。德牧和冈拉似乎知道它们是才让用一对描金画龙的小瓷碗换来的

11、,尽管是我在天天照顾它们-不是牵它们去河滩吃草,就是割草拔草给它们吃但它们对我总不如对才让亲,才让来时它们会咩咩叫,走时也会咩咩叫。星期天,才让会和我一起带它们出去,它们宁肯忍着饥饿不吃草,也会待在才让身边,期待他抱一抱。才会轮番抱起它们走很长的路。我有时也想抱,但就是力气太小抱不动。我想,羊跟人一样,要是一个母亲从来不抱自己的孩子,孩子肯定也会疏远她。除了抱,才让还会在它们身上抠来抠去。我说它们又不痒痒,你抠它们干什么?后来听父亲说,羊在长毛、脱毛或有寄生虫时都会痒痒,牧人是知道的,总会想办法解除它们的痒痒。要是才让会说话,一定早就告诉我这些了,我也会天天给它们挠痒痒。一个星期天,我们锁了家

12、门,把羊拴在院子里,直奔粮店。回去一看:德牧和冈拉呢?明明拴在院子里,怎么不见了?姥姥轮番敲开院子里其他三家的门:看见我家的羊没有?都说没有。我们放下鱼,就去街上寻找,逢人就问:见到两只羊没有?突然有个吃过我家糌粑和酥油的孩子从后面跑来说:“我知道你们的羊在哪里。”他带我们朝城外走去。到了城门口,姥姥走不动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揉她的小脚。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座土墙围起的院子前。那孩子指着关闭的院门说:“就在这里头,我看见有人把羊拉进去了。”姥爷说:“这里头是先祖的陵墓,肯定有守墓人,你们不要过去,小心有狗。”他自己蹑手蹑脚走到跟前,耳朵贴到门扇上听了听,轻轻敲了几下,看没有反应,又重重敲了

13、几下,还是没有反应,便哗的一下推开了门。院子里没有房屋,只有三面木头支起来的草棚,草棚下面坐着或躺着一些人。院子的一角,放着几块石头的地方,有人正在拿麦草生火,身前是一堆柴火,柴火旁边拴着两只羊,正是德牧和冈拉。姥爷走了进去,我们都走了进去。姥爷大声说:“我们的羊,怎么在这里?谁偷的?”没有人作出反应。德牧和冈拉一见我们就咩咩地叫起来。才让抢先跑过去,从柴火上解下绳子,拉起来就走。还是没有人做出反应。生火的人回头看着,一脚踩灭了已经燃起的麦草。才让不止一次地跑进厨房去安抚咩咩叫的羊,羊好像惊魂未定。姥爷便说起坏人偷羊的事。角巴叹口气说:“这种时候这种地方,你们怎么还能养羊?”他拍了一下才让的头

14、,“你是藏族人,把羊拉回来是不对的。”才让瞪着角巴说话的嘴,眼睛扑闪扑闪的,突然伸手在角巴拍他的地方也拍了一下。我们知道他听懂了角巴的话,却仍然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角巴第二天一早就走了,说:“羊还是吃掉的好,你们不吃,就叫别人吃掉。饥荒的时候,雪山大地怪罪的不是偷窃的人,是把着食物不肯舍散的人。”才让一眼不眨地瞪着角巴说话。我们回身进家,姥爷要送才让去保育院,才让却跑进厨房,牵出了德牧和冈拉。姥姥说:“你牵羊干什么?叫洋洋去放,你赶紧跟你姥爷走。”才让知道姥姥在说什么,却还是拉着羊出了家门,也出了院门。姥姥要拉他回来,追了过去,在院门外拦住了才让和两只羊。才让仰脸望着姥姥,眼里泪汪汪的。姥姥叹

15、口气,突然挥了一下手:“去吧,去吧。”看我走出了院门,又说,“洋洋,你们两个一起去。”我莫名其妙地跟着才让走过街道,走向城外,来到了我们昨天来过的那座土墙围着的院子前。我说:“这里头有偷羊的坏人。”说完了才意识到我们就是来找“坏人”的。我抓住了羊的绳子,想把羊夺过来,看看才让严肃而虔诚的表情,又什么话也没说,好像我跟他一样,辛辛苦苦养大了德牧和冈拉,就是为了在这样一个乌云翻滚的日子里把它们送人。才让上前推开门,拉着德牧和冈拉走进去,看了看草棚下面坐着或躺着的那些人,最后一次给它们挠了挠痒痒,然后解下拴在它们脖子上的细麻绳,退到了门口。德牧和冈拉咩咩叫着跟过来。才让迅速转身,关上了吱吱扭扭的院门。才让跑起来,我跟着他跑起来。以后,姥姥不止一次地念叨:“后悔死了,我挡下就好了。”姥爷有一次说:“谁也没有把你捆住,你为什么不挡?你是狠不下心来把它们宰掉,毕竟是自己喂大的嘛。就算你能请个人来宰,事后你又会说,后悔死了,我怎么把羊宰掉了?我还不知道你?你别再叨叨了。”我知道姥爷说的是对的。(有删改)注雪山大地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父亲20世纪50年代深入沁多草原,调查牧民生活为主线,贯穿青藏高原的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方面,全景式展现了牧民生活的发展与变迁。保育院,为保护教育失去父母或无父母照管的儿童而设置的机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