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17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核舟记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神情与苏、黄不属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2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为字共三十有四3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B.文章描述了雕刻的核舟的艺术形象,展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C.文章说明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细致,赞美了他高超的技

2、艺。D.“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把握了核舟的各个细节,鲜明地表现了其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B.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C.作者最为详细地介绍了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表现了核雕品的主题。D.作者介绍这只核舟,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字共三十有四C.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石青糁之6下列句子中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共八扇B.舟尾横卧一楫C.为窗八D.为字共三十有四7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以其境过清B.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C.为宫室、器皿、人物不足为外人道也D.若听茶声然并怡然自乐二、综合性学习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9在认

4、识木杆秤价值的活动中,小文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阐述你的发现。材料一:木杆秤是一种公平、公正地称量谷物的计量器具,一般由金属秤钩、秤星、秤杆、秤砣、秤盘组成。秤杆有16个量度,1量度为1两,这些量度上的刻符俗称“秤星”。“十六两制”的秤杆上有十六颗星,分别是:前端南斗六星、中间北斗七星、尾端福禄寿三星。材料二:木杆秤制作不仅仅依靠精益求精的制作手法,更是匠人坚守技艺、传家传世传精神的“秤心”。传承人朱子岩把朴素的计量工具进行了艺术升华,木杆秤在他手中成为馈赠佳品。材料三:满族新人结婚时,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红盖头轻轻挑开,抚摸新娘和自己的头,寓意婚姻称

5、心如意,白头到老。古代官员们喜欢在自己的府衙或宅院中装饰上一杆大秤,以表明公正无私清廉。在江南一带,民间有置办杆秤的习俗,寓意“有秤当家,家财兴发”。10在拟对联活动中,小豫尝试根据木杆秤(如图)的特点填写下面对联,却还未想好,请你帮他把空格补充完整。某巡抚到湖北上任,见衙门前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唯楚有才”,心中不服气,便以石磨为题,出一上联:“磨大,眼小,齿棱棱,吞粗吐细。”衙门来了一个卖菜的老头,便左手拿秤,右手指着秤杆、秤钩和秤星,不紧不慢地说道:“秤_,钩_,星_,知重识轻。”11在传承杆秤文化的活动中,小林从有关杆秤的歇后语、歌词中发现了做人(做事)、为官的智慧,请你结合下面内容,

6、任选一句为同学们简要解释。没有砣的秤不知轻重吃了秤杆一肚子心(星)眼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摘自清官谣)三、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核工记宋起凤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敝,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有删改)12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加粗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类司更卒使用词典选

7、择义项类:种类;类似,像;象征(1)类:_如延纳状关联教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2)延:_楼门洞敞参考词类变化,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例: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洞:_1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2)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15选文与核舟记各介绍一件微雕作品,请概括两件作品共同的两个奇巧处。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

8、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选自虞初新志核工记,有删改)注雉(zh):城墙上的垛子。司更卒:更夫。桴:鼓槌。应门:应声开门。度:揣测。卷帙(zh):书卷,这里指佛经。16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方法疑难字词方法联结释义课内迁移法长五分许高可二黍许

9、(1)许:_城巅具层楼各具情态(2)具:_成语关联法负卷帙踉跄行负荆请罪(3)负:_查阅字典法有客凭几假寐(动词)靠着。盛;大。(介词)凭借。(4)凭:_(写序号)17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B.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C.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D.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2)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19本文和核舟记相比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名词活用为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2答案:A

10、解析:B.C,D三项与例句中的“为”都是“雕刻”的意思,A项中的“为”是“是”的意思。3答案:D解析: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写正面先写船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故选D。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项,奇妙/零数、余数。B项,是/雕刻。C项,一端/正。D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代指前面提到的内容。故选D。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数量表达方式古今差别的能力。现代汉语数量表达方式为“数词十量词(十名词)”。A项,“八扇”是“数词+量词”的形式,符合题干要求。B项,“一楫”是“数词十名词”的形式,没有量词。C项,

11、“窗八”是“名词十数词”的形式,没有量词。D项,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故选A。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B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为”表判断。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项,用,拿/因为。B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做,这里指雕刻/向。D项,两个“然”的意思都是“的样子”。故选D。9答案:木杆秤不仅是一种计量工具、传统手工艺品,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木杆秤是一种公平、公正地称量谷物的计量器具.前端南斗六星、中间

12、北斗七星、尾端福禄寿三星”,材料二“传承人朱子岩把朴素的计量工具进行了艺术升华,木杆秤在他手中成为馈赠佳品”,材料三“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的红盖头轻轻挑开寓意婚姻称心如意,白头到老”“古代官员们喜欢在自己的府衙或宅院中装饰上一杆大秤,以表明公正无私清廉”等内容可知,木杆秤除了具有称量物品的实用价值之外,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10答案:直;弯;点点(闪闪、朗朗)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与补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图中木杆秤示意图可知,木杆秤的秤体笔直,钩子弯曲,秤身有标示刻度的秤星;再根据上联中的“磨大,眼小,齿棱棱,吞粗吐细”都是有关石磨特征的内容,按照对联规则,以秤为题可对:秤直,钩弯,星

13、点点,知重识轻。11答案:示例一我选,秤杆上都是秤星,吃了秤杆,便是一肚子“星”,取其谐音,“一肚子心眼”,提醒人们待人接物时心思不要过于复杂。示例二我选,将秤砣比作百姓,百姓是衡量国家的发展、天下安宁程度的重要标准,歌词来自清官谣,提醒为官者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要以民为本,做百姓心目中的“清官”。解析:12答案:(1)类似,像;(2)邀请;(3)像洞那样解析:13答案: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解析:14答案:(1)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2)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解析:15答案:体型虽小

14、,表现的事物却很多;人物和其他事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解析:参考译文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顶有高楼,楼门像洞那样打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打鼓,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16答案:(1)上下、大约、左右;(2)具有;(3)背着;(4)解析: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门里面有一个和尚,在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根据句意可断句为: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