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考古发现,北京人遗址中有很厚的灰烬层,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这表明北京人( )A.已经学会用火 B.使用打制石器 C.能够直立行走 D.具有爱美意识2.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这直接有利于( )A.经济发展 B.文化交流 C.富国强兵 D.社会稳定3.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義之 D.祖冲之4.“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城市的繁荣5.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孔子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B.《全唐诗》辑录了近5万首诗歌C.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 D.《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6.观察下列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A.签订《尼布楚条约》 B.设置台湾府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立军机处7.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是因为洋务派( )A.创办了近代企业 B.学习西方民主制度C.接受了民主思想 D.主张“自强”“求富”8.《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A.设立工厂 B.割地赔款 C.协定关税 D.开埠通商9.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
这一主张( )A.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C.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0.“百年前,国共联手合作;办学校,培养军政人才材料中的“学校”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南洋公学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11.“剪辫”、“行握手礼”、“吃西餐”等场景反映了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社会生活的变迁C.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D.文学艺术的繁荣12.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 D.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13.上海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这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构想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对外开放政策14.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1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了由区域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与苏联等国建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6.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由此可见我国( )A.生态建设成效凸显 B.科技创新能力增强C.民主法治日趋完善 D.经济实力不断提升17.“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意义18.“阿拉伯智慧宫在200多年的时间里,译述了100多种古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学术古籍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重视吸收东西方文化 B.致力于对外侵略扩张C.版图跨亚欧非三大洲 D.工商业经济持续繁荣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学三杰”与“美术三杰”均提倡( )A.苦行禁欲 B.人文主义 C.民主政治 D.科学研究20.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A.挽救了民族危机 B.废除了农奴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扫清了封建残余21.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苏联经济总量在全球所占比例(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赫鲁晓夫改革22.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非洲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华夫脱运动C.卡德纳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3.1933——1937年,美国政府重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这体现罗斯福新政( )A.推行“以工代赈”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整顿金融体系 D.对工业的计划指导24.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A.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C.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25.“冷战的兴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苏联解体到多极化趋势”等信息反映了( )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挫折C.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材料题26.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口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历史学家估计,在公元前1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约有400万,到了公元前5000年,当世界上几个地区出现农业之后,人口上升到约500万原始农业起源与江河密切相关,因为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摘编自《新全球史》等材料二: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象征春秋战国·管仲)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材料三: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统计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西汉初期约1800万唐朝初期约2500万清朝初期约1.2亿汉武帝初期约3600万唐安史之乱前约8000万清乾隆时期约3亿——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等材料四: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来说,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一定数量的人力,这在工具和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材料五:材料六:时期背景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生产建设中“鼓励人口生育”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计划生育”2016年以来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适龄劳动力短缺“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据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等整理材料七: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人;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流域。
2)依据材料二,对比古代中西方两位哲学家人口思想主张的不同3)依据材料三,归纳三个阶段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共同原因4)结合中国古代两例史实,对材料四的观点加以论证5)分别对材料五的两幅图表进行解读6)依据材料六,写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政策的变化归纳影响政策变化的因素7)综合材料六、七,针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人口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7.某校九年级一班学生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布置展览,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任务一】第一小组为本次展览搜集史料以下为部分内容)①文物古迹:吉林省农安辽塔②影视作品:《闯关东》③文学作品:《呼兰河传》④历史文献:《东北通史》【活动任务二】第二小组为本次展览撰写导语东北,奔涌的松花江是它的血脉,深沉的黑土地诉说着它的情怀靺鞨、契丹、女真、满洲等先民,从蛮荒到文明,都在中华民族的家谱中一一记载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鸭绿江边,团结御侮的英雄用生命诠释了气壮山河的民族气概大国重器”在这里问世,“铁人精神”在这里传承,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编织着对共和国最炽热的爱中华文明的千年画卷,东北绘就了开拓进取、拼搏奋进的色彩而今天,光荣与梦想仍在……【活动任务三】第三小组布展板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2024年东北的冬天冷的厉害,火的更厉害,“尔滨出圈”,吉林全域“开花”东北的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但怎么能把“流量”变“留量”让“一时火”变“一直火”,更值得我们去思考1)在以上搜集的史料中,你认为哪一条史料可信度最高(标出序号)?并说明理由2)请你根据导语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三例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请你参与其中,留下宝贵建议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北京人遗址中有很厚的灰烬层,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文字相关知识A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这直接有利于文化交流,而不是经济发展,故A错误;B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这直接有利于文化交流,故B正确;C.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这直接有利于文化交流,而不是富国强兵,故C错误;D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这直接有利于文化交流,而不是社会稳定,故D错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D项正确。
张仲景是医学家,A项排除;贾思勰是农学家,B项排除;王羲之是书法家,C项排除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百干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人写下这一诗句时正站在观音台上望长安城,长安城如同一个围棋局,干百户人家如同围棋子分别各处,而十二大街就是围棋的纵横线,将长安城分隔成整整齐齐的“菜田”,反映了长安城市的繁荣,D项正确;经上述分析,材料反映长安城市的繁荣,与农业生产的发展、丝织工艺的精湛、垦田面积的扩大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5.答案:D解析: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康熙帝时期,排除A项;设置台湾府是康熙帝时期,排除B项;设立军机处是雍正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原因在于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创办了近代企业,A项正确;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制度,排除B项;洋务派没有接受了民主思想,洋务派仍然想维持封建专制统治,排除C项;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不是因为洋务派主张“自强”“求富”,而是因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创办了近代企业,排除D项。
故选:A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关条约》后列强的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原因就是《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A项正确;割地赔款、协定关税和开埠通商都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