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8083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深入探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问题,对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现代心理学幸福感研究呈现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取向。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幸福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的统一。幸福感指人们以社会经

2、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态)的整体性、肯定性评估,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展、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要符合伦理的规定。幸福感既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又是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主观感受、评价和体验,是主观心理体验与客观心理功能状态的统一。幸福感是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多维度、多层次、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所谓职业,就是“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教师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

3、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原因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具有多源性,既有来自于外界的积极评价,也有来自于教师自我得以实现等内在的原因。(一)工作集体关系融洽由于教师闻人际关系具有平等性、目标一致性、持久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之间比较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教师间的和谐互助关系又可以形成学校竞争有序、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教师工作集体的凝聚力,教师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关系中通过不断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二)师生共同得到成长和发展教师职业

4、是具有巨大奉献精神的职业,其劳动报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学生对教师的真挚感情是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来源,学生的成长正是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生命的延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快乐并得到快乐而体验到职业幸福感。通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在劳动、创造和奉献中保持教育生命的鲜活和永生,教育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活动,是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的统一。(三)领导、家长的支持和肯定教师的职业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领导和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分别代表着学校组织和社会公众对自己工作是否认可或在何种程度上认可。首先,领导对教师的认可是教师工作成

5、就感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的影响,使得教师具有得到领导赏识的心理需要。此外,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认可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教师来说,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可以得到提升、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工作能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其次,家长对教师的认可是教师热情工作的动力之一。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代表着他们的职业生活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重视,自己的辛勤劳动确实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真真切切地感到被尊重了。这种良好的关系对扩大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争取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帮助和

6、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四)工作和工资的稳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一个激烈变动的时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也为人所关注,国家在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存有了保障。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工作低流动、失业率增加的地方,有稳定的收入、工作的变动性小,缓解了人的生存压力,三、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根据对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教师个体、学校组织、社会三个方面来努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准确把握自身角色

7、,通过自我评价来追求自我的完善。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反思,认识到教师不是一种为了谋生而去进行的表演,而应该是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统一,是教师生活本身。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自己的幸福。其次,教师要推动自我超越,完善职业价值观。教师要将个人的心理需要导向学校和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自觉调整心态,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完善自我。这样,教师才能在其职业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从教师职业活动中体验到生命的内在欢乐,得到自我的发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念。(二)学校要积极提供组织支持首先,学校要让教师真正参与学校管理。教育管理

8、者要采取措施,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理,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使全体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其次,要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学校管理者要经常就学校的前景与教师进行沟通,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这一目标与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利益都是息息相关的,使所有教师都成为这一目标的自愿追求者。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创造教师有效沟通的机会,使教师之间、领导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

9、增进理解,增加教师间沟通的有效性,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校组织更具有凝聚力。(三)社会要提高对教师的信任度,对教师持合理期望首先,要提高社会对教师的信任度。虽然当前的教育在发挥理想的、正面的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但是,与其他组织或人员相比,学校、教师在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我们都应该信任学校、信任教师,更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在一种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教师与学校都会表现出信心和干劲,而这些必然会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以及把教育教学工作视为一种可一生追求的事业,从而对教师职业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和态度。其次,要对教师持合理的期望。我们提出要提高社会对教师的信任度,但决不能过度,一旦过度信任,就会造成人们对教师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过高的期望也会对教师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心理健康。所以,社会大众、家长、学生应对教师持合理的期望,首先将教师看作一个普通的人,其次才是教师,要允许教师犯错误,要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包容和爱护他们。教师职业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