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08007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篇企业经营者不可不读的序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日重读美国作家房龙的名著宽容(又名人类的解放),内心震动极大。准确地讲,我觉得这不是一本通俗的历史书, 而是一本深刻思考人类发展和命运的书,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尤其是它的序文。笔者不才,现参照原序文的结构和句式,妄自将其篡改成一篇符合企业中人阅读习惯的新文。穿 凿附会、点金成石,希望读者诸君批之哂之在一家公司里,员工们过着安逸的生活。公司的业务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延伸。日常工作每天一成不变地缓缓进行。它源于昔日的规定。它被视为金科玉律。这个公司并不象微软、三星那样生机勃勃,但对于知足常乐的员工来说,已经绰有余裕。每天,大家按时上班,按时下班,除此之外便心满意足地呆在家中,尽

2、享天伦之乐。领导们备受尊敬,他们在无所事事里度过了整个白天。他们经常对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 山”暗暗得意。他们向员工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新来的大学生们却惦记着营销教科书本上的案例。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不过,它们是公司的元老们共同商讨决定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在守成的公司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领导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公司经营成果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茶余饭后,在公司附近的按摩屋、洗脚房里,大家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挑 战公司成规的男男女女。这些男男女女现在都已离开公司了,再

3、也没有回来。另一些人曾试图进行新的尝试。但他们陈尸公司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逝,年复一年。在这家公司里,员工们过着安逸的生活。时间永远流逝,世界依然太平。一天,一个不安分者向领导建言,公司已经危如累卵,必须变革图强他的言论在公司掀起轩然大波。他被放逐到一个边远地区。这是他最后悔过自新的机会。然而他不思悔改,一如既往坚持和散布自己的观点。很快,他被召回到公司总部。等待他的,自然是严惩。同事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对于危言耸听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在公司的一角,领导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公司规定毕竟是公司规定。他违背了公司的规定

4、,犯了弥天大罪。他既然敢危言耸听,就必须为此负责。领导们本想宽大为怀。他们没有忘记他曾为公司做出的贡献,也知道他曾对公司忠心耿耿。不过,公司规定毕竟是公司规定,必须遵守。领导们是它的执行者。公司召开了全体干部会议,大家毕恭毕敬地坐在领导们的周围,鸦雀无声。那个危言耸听者也出席了会议。本来,公司并不打算让他参加,但为了显示民主,还是让他到达了会场。他主动发言了。他们命令他闭嘴。但他偏要说话。他把脊背转向大家,两眼搜寻着不久以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分公司回来,我调查了不少市 场,我拜访了不少经销商,我感觉到我们的业务存在不少问题,经营管理方

5、法也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了。“以前,我的世界只是公司既有的市场。“早在我来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各基规章制度就定下来了。“只要我问公司为什么不打破成规,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 们语重心长地给我讲公司发展史,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领导权威的人的悲惨下场。“骗人!公司需要创新的人!我喊道。于是,老资格的员工走过来,对我读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说,公司元老创业之初就决定了我们要经营的业务。如同山谷是我们的,由我们掌管,野兽和花朵,果实和鱼虾,都是我们的,按我们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 知,直到世界的末日。“他们是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象欺骗了你们一

6、样。“除了既有的业务,我们还应开辟新的市场,同时,我们应改革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充分调动 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公司才有希望,才有前途。“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发展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公司的前途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领导们叫喊着。“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 他已经丧失理智, 胆敢嘲弄公司领导们制定的战略、方针。他死有余辜!”大家纷纷举手。大家一致同意开除他。公司很快把他作为反面典型在全国各分公司进行通报,借以警告敢于怀疑领导智慧的人, 杀一儆百。没过多久,市场开始全面转型

7、,由于机制僵化,业务单一,公司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业绩严重滑坡,经营举步维艰,员工的工资甚至也难以保障,人心慌慌。不过,领导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公司的发展战略的篇章是这样写的。况且,他们已经快退休了,只要熬过一两年就足够了。冬天降临了公司里空荡荡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半数以上有能力的人主动选择离了公司。剩下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改革上。但是领导们却说,“不行!”公司规定必须遵守。公司实在撑不下去了。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领导们无力地抗争着。他们被推到一旁,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员工们忘恩负义。不过,当新一届管理层决 定变革图强时,他们停止了絮叨

8、,纷纷表示要发挥晚年的余热。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开始了。离那个异想天开者被公司开除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原来所指的道路并非易事。公司仍然不断亏损,员工们士气低落,九死一生,才稳定局势。此后,经营中的磨难少了一些。大家沿着那个异想天开者的所指终于使公司了走上了新生的道路。大家相视无言。“归根结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固执的领导们错了。”“他讲的是实话,领导们撒了谎“他已经不知去向,可是领导们还在发号施令,还在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抛弃了他。”“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几年以后,公司领导决定写一本书,作为公司历经磨难不断发展壮大的见证,并准备把包括创业 元老在内的勇敢先驱者的事迹写在里面。一个专业的写作班子按照领导的指示悄然成立。但是,当大家将书稿交给领导审核时,领导却要 求删除那位危言耸听者的名字。因为他个性乖舛。更何况他本来微不足道。编撰者们只好依律行事,在书中对公司元老们歌功颂德, 同时,也特别强调了今天领导者的功劳, 感谢他们挽救了公司。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切又成了金科玉律,被大家顶礼膜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谁能断定将来不再发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