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075545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目 录第一章 污水处理知识概述11.1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1 1.1.1 原理分类1 1.1.2 处理程度分类11.2污水主要水质指标和排放标准1 1.2.1 污水主要水质指标1 1.2.2 污水排放标准2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31.4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作用3 1.4.1 格栅4 1.4.2 集水井4 1.4.3 调节池4 1.4.4 气浮5 1.4.5 加药5 1.4.6 生物处理构筑物5 1.4.7 二沉池51.5 活性污泥性能的衡量51.6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因素6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操作要求62.1 操作总体要求62.2 集水池污水提升泵(潜污泵)操

2、作规程72.3 调节预曝池污水提升泵(潜污泵)操作规程72.4 气浮池操作规程82.5 配药及加药系统操作规程92.6 生化处理系统操作规程102.7 二沉池及污泥泵操作规程132.8 污泥脱水系统操作规程14 2.8.1 板框压滤机操作规程14 2.8.2 带式压滤机操作规程162.9 风机操作规程172.10 格栅及其检修(机械格栅)182.11 pH计的操作维护及使用注意事项18第三章 水质指标检测203.1 作用203.2 要求203.3 污水处理厂的常规分析化验项目和频率203.4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21 3.4.1 污泥沉降比SV3021 3.4.2 污泥浓度MLSS22 3.4.3

3、 化学需氧量(COD)22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管理制度264.1 污水处理厂环保机构设置264.2巡回检查制度264.3污水处理工岗位责任制274.4 电工岗位责任制284.5机修工岗位责任制284.6 交接班制度29 4.7 清洁卫生制度292第一章 污水处理知识概述1.1 污水处理基础知识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1.1.1 原理分类 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等三类。(1)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类形态的污染物质。诸如调节、过滤、沉淀

4、、磁分离等。(2)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主要方法有中和、混凝、吸附等。化学处理法多用于处理生产污水。(3) 生物处理法:生物法也称为生物化学法,简称生化法。生化法是处理污水中应用最广泛且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按照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生物法可分为厌氧、缺氧、好氧三种。采用物理法,如沉淀,一般只能去除约25-30%的BOD5,化学法由于药剂费用很高而且化学混凝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好而不宜采用。采用生物处理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

5、种多样的,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通过几个处理单元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质,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1.1.2 处理程度分类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需要。处理构筑物主要有格栅、沉砂池和初沉池。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生化处理方法,二级处理采用的生化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采用较多的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能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 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

6、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碳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1.2 污水主要水质指标和排放标准1.2.1 污水主要水质指标污水的污染指标是用来衡量水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的程度,也称污水的水质指标(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一个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及排到水体后所产生的耗氧影响的指标。它表示在温度为20和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也就是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一般采用20时5d的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衡量污

7、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2)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污水中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3)悬浮物(SS)悬浮固体是水中未溶解的非胶态的固体物质,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沉淀。悬浮固体可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两类。(4)总磷(TP)总磷是污水中各类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磷是植物性营养物质,是导致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1.2.2 污水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分级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

8、放浓度/(mg/L)CODC(化学需氧量)BOD5(5日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磷酸盐(以P计)氨氮pH(水的酸碱性)一级标准10020700.51569二级标准15030150125三级标准500300400-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分级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CODCrBOD5SS磷酸盐(以P计)氨氮*pH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一级标准A标准50101010.55(8)69B标准6020201.518(

9、15)二级标准10030303325(30)三级标准120605055-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1.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只要以生物处理法为主,则污水厂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工艺流程中的生化处理系统,只是给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长环境,或者说是不同生长环境的组合,由于这种组合和搭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我司污水处理厂常用工艺流程见图1-1。废水经过格栅去除掉水中瓶盖、瓶子之类杂物,之后进入调节池,对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同时调整进水的酸碱性(即pH值),然后进入气浮系统(化学处理系统),加药反应之后,出水进入生化系统缺氧池和好氧池。缺

10、氧池是微生物生长的一种环境。在缺氧池内,会生长缺氧微生物,缺氧微生物可以将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出水进入好氧池,好氧池内生长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会将水中90%的小分子有机物吸收降解。生化池出水进入二沉池,通过泥水分离,出水达标排放。剩余污泥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注: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图1-1 “气浮+A/O”的工艺流程1.4 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作用1.4.1 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进水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拦截污水中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染物,防止堵塞水泵或管道。在所有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中,格栅是最为简单的设备之一。根据污染物的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类。按照格栅栅条间距大小,通常将格栅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两种基本类型,粗格栅一般设置在泵站集水池中,而细格栅则设置在沉沙池前,依据水处理工艺流程,格栅一般按照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设置,格栅栅条间距依据原废水水质来确定。图1-2 格栅实例图片1.4.2 集水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