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7553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江花月夜翻译赏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赏析篇一: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岳阳县一中2013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命题人:徐新农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蓬蒿修葺 挟制xi? 天崩地坼cha B闲暇庇佑 垣墙yun朔风渐起shu C辐射尺椟 剽掠pio一副对联f D逾越门楣 框架kung 模棱两可l?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 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

2、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在跟人家谈话的当儿,如果人家问你“什么叫四史?”你回答得出“就是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你的脸上自然也会有一副踌躇满志的神色。可惜实际上谈话时候把这种 问题作话题的并不多。 C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的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 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 D近年来,诸如毒奶粉、毒胶囊等耸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而事件发生后,政 府有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份,53个城市四分

3、之 三左右以上的新房和二手房环比价格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 B2013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举办的“先秦诸子暨子 藏学术研究会”上,我们提出了“全面复兴诸子学”的运动。 C由于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再重复上演,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享受手机带 来便捷的同时,是否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D科普界长久以来有两个派别:鹰派和鸽派。两者的主要差别不在于前者声色俱厉,后者 轻声细语;而在于前者主张用权力来消灭愚昧,后者主张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中让学术逐步战胜愚昧。 4.请选择最佳的一项补全下面这首题为长安秋望的唐诗()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长笛一

4、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A.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 B.风尘荏苒音书绝晓莺啼送满宫愁C.残星几点雁横塞晓莺啼送满宫愁 D.风尘荏苒音书绝红衣落尽渚莲愁 二、课内诗文阅读鉴赏(18分,每小题3分) (一)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白居易长恨歌) 5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一选段中,杨贵

5、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照应了本选段之前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这就进一步深化和渲染了“长恨”的主题。 B诗人用“揽衣推枕起徘徊”这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杨贵妃乍一听到玄宗使者到来 时的那种震惊、激动和惶惑的心情。 C选段中“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 衣曲”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李、杨二人耽于享乐直至自尝苦果的强烈讽刺和批评。 D“梨花一枝春带雨”一句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了杨贵妃在孤独幽怨之时惊闻使者来到 的消息而悲喜交加、泪流满面的凄美形象。 (二)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 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

6、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屈原湘夫人选段) 6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选段描写湘君在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 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 B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 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 C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 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 D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其中所寄寓的情感被之后的很多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 宗元就曾以

7、“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描写湖湘风景、感慨自身处境险恶。 (三)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7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 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令人感悟。 B三、四句是说人生的命运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表面上,这是让人们放 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辛酸与愤慨。 C五、六句是说不再喝酒来宽慰自己,而要去歌唱行路难来抒发心中的感慨。 D七、八句是说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

8、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言又止,不再多说 什么。这两句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跌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 现出来了。 (四)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 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

9、出了月光笼罩着思 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C“卷不去”“拂还来”的不只是月光,更有化不开、遣不散的相思之愁。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不动声色地将典故化到春天滨江景物之中,用 典笔法可谓了无痕迹。 (五)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 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 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

10、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9下列对过小孤山大孤山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诗人开篇 就像一个技巧娴熟的丹青高手,简练生动地勾出了这幅山水画的全貌。 B陆游晚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

11、达 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C“俊鹘抟水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陆游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叹为“甚可壮也”, 并补充“山上栖鹘甚多”, 有感叹社会不平,人生多舛,世多邪恶之意。 D苏轼借用小孤山、彭浪矶为“小姑”“彭郎”的民间传说,引出一段小姑嫁彭郎的佳话, 引起读者的优美想象;陆文则否定“小姑”“彭郎”的民间传说,客观真实。 (六)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 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12、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10、对这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得天下之时,意气昂扬,威武雄壮,失天下时,痛哭流涕,衰败凄惨。两相对比, 令人感慨。 B庄宗得天下在于他忧虑辛劳,失天下在于他安逸享乐。 C作者认为庄宗的成败得失,全在于人事。 D作者议论说理的语言很有分寸,如选文中连用两个问句,把问题留给读者思考,并没有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10分)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

13、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 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 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 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 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

14、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 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

15、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 令:美好的 B干浮华之虚称 干:追求 C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了:完全 D民庶称之,不容于口 称:称呼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