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072302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三下《固体和液体》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认识固体教学目标:、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3、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学重点: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教学难点:多角度认识、描述固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墨水、胶水等液体,冰、面粉等固体。学生实验记录单学生分组研究材料:石头、木块、布、玻璃、磁铁、别针等,剪刀,小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边说边演示:1、出示一杯水。这是一杯水,现在它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

2、子里,它还是圆柱形的吗?这说明什么?(水的形状容易改变。)2、出示一杯冰。这是一块冰,它也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的形状改变了吗?这说明什么?(冰的形状不容易改变。)3、教师小结:像水这一类形状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液体;像冰这一类形状不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固体。4、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二、物体分类。1、同学们能够分清固体和液体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物体,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2、出示:墨水、胶水、牙膏、面粉、石头、钢笔、食醋、白酒,待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学生分类。3、刚才有同学说面粉、牙膏形状容易改变,是液体

3、。大家同意吗?4、教师演示一:(水倒在纸板上,流走了。面粉倒在纸板上,却堆积下来。)这说明什么?5、教师演示二:(碗里放入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状。)像不像牙膏?它里面有些什么?(水、面粉)水和面粉分别是固体还是液体?小结:牙膏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三、揭题:刚才老师带大家分辨了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四、探究固体的性质1、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它们呢?你想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自由发言)2、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桌子上的固体,选择种感兴趣的固体进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3、学生研究固

4、体性质,填写活动记录表。(师巡视指导,给有需要同学提供建议或工具。)活动记录:认识固体石头木块布磁铁颜色形状硬度透明轻重共同之处4、学生汇报。五、总结1、固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2、认识一种固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六、拓展延伸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用言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2、知道哪些固体可沉浮,哪些固体可溶解。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对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记录表学生分组研究材料:苹果和苹果块、

5、粉笔和粉笔头、蜡烛和蜡烛头、砂糖和方糖、土豆和土豆块各若干组教学过程:一、出示材料,观察比较1、今天,我们要做有趣的实验,大家看看,认识这些材料吗?2、说一说,桌上有几类材料?3、学生认识材料,比较两组材料的不同和相同。二、提出问题,进行预测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些固体,现在我要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板书: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2、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教师介绍沉浮研究活动记录表)你们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预测一下,如果小组中有不同的意见,那该怎么办?3、下面请同学们分组预测一下自己桌上的固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是溶解还是不溶解?看哪个小组最快!(学生分组预测)

6、4、两种材料在水中的表现会一样吗?5、提出自己的想法表现在记录纸上。三、确定方案,指导探究实验。1、小组讨论探究主题,商定探究计划。2、提出实验注意要求:观察在什么时间最佳?(一开始?过一段时间?)怎样放固体?(一样一样放?一组一组对比放?)需要搅拌吗?实验桌的整理等。3、指导记录的方法。(不同的记录符号的使用指导)溶解用黑点、气泡用圆圈、沉浮用箭头等4、学生探究,教师巡视。5、学生完善记录资料。整理交流,发现规律。6、提出整理实验资料的任务,形成总结。可有什么发现?哪些是自己想到的?哪些是自己没想到的?那你们认为苹果会浮在水上,能是什么原因呢?7、总结实验结果。四、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1、有

7、些固体不溶解于水中,有些溶解,人们正是利用了溶解的道理,做了许多事情,如喝高乐高果汁,你会发现它的溶解吗?2、怎样提炼出海水里的盐?3、介绍过滤、沉淀、蒸发几种常见的分离固体的方法。五、总结提升,得出结论我们研究了几类固体放入水中的情况,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意外的现象,大家总结一下,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3、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液体能互相混合,混合不同的物质能形成新物质的科学事实,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3、体验实验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

8、中身边的事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和红色的酒精、试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主题1、谈话:在前面的科学课中,我们谈到了把固体放进水里,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把固体放进水中时,会出现哪些现象?(可能溶解、可能不溶解)2、揭题:如果我们把液体也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二、认识把液体倒入水中的常见现象1、谈话:大家自己带了一些液体,说说自己带的是什么液体?在家里一般怎么玩这些液体?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蜂蜜、和酒精(教师取出装有液体的烧杯一一介绍)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3、学生

9、分组讨论4、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结果)5、谈话: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最好还是亲自动手试一试,大家可以从试管架上取出装有酒精、蜂蜜、食用油的试管,把这些液体分别倒入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静静地等待一段时间,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单结果”一栏。6、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这一过程大约经历56分钟)。7、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请暂停观察,哪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学生取实验记录单借助实物投影仪介绍)三、创设情境,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1、谈话:许多同学都发现:把酒精倒进水里后,水的上面一部分变红了,下面一部分没有变色。看来我们原来的预

10、测:“红水会溶解于水”,好象不够准确。2、揭疑:到底酒精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老师也做了一次实验,大家观察一下,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一支装有匀色酒精溶液的试管,和学生的试管并置,供学生观察比较)3、思考讨论:为什么老师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会溶解呢?猜猜看,老师当时是怎么做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搅拌、久置、多放酒精、先放水再倒酒精、加热)四、实验验证1、谈话:目前同学们提出了几种可能,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说还不能解决问题啊,还得(实验)2、讨论:可是有个问题,老师准备的酒精没这么多,而且实验时间也不多了,不可能每种假设都去验证一下,怎么办呢?(讨论得出:每一组分配一个假设研究,并且

11、选择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假设”去研究)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五、让学生舒心地象科学家那样搞研究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验证了自己的假设,真不错。现在,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学生的问题)2、谈话: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自己的问题,老师不能一一写出来了。这样吧,大家可以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液体开展研究,你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再设计实验来验证,实验材料可以从实验角取用。小组内可以先分一下工,别忘了把你们的实验过程及时记录下来。3、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这一阶段大约67分钟。不时有学生兴奋地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发现。4、学生汇报(哪组同学先来汇报

12、你们是怎么搞研究的)六、拓展1、提问:许多同学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不管怎么搅,油都不会溶解,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油溶解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有一个同学问我要一个杯子,说想做实验。是啊,今天我们在试管里看到的现象如果换成比试管大了许多的杯子还会重新出现吗?2布置:大家回去亲自研究一下,等有了结果可别忘了告诉老师。4、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2、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在水中也有沉浮现象。2、知道有些液体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里。3、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鸡尾

13、酒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知道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最后的总结是在激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中结束的。这样的设计,更好的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食用油、水、蜂蜜、红酒试管、试管架、记录纸,CAI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布置让学生带自己想研究的液体。(各色饮料、果汁、彩色颜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导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入探究的主题1、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把固体放进水里,会出现哪些现象?2、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谈到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会变色等等)3、师:在前面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是把固体放进水中,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那么,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