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07216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 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 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 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 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 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快速导航目录 1基本简介 2发展趋势 3意义说明交叉点新视野新形态 新导向1 基本简介我国对课程资源的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 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 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 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 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第二,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来分,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 源。自然资源,简单理解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真真切切的事物,比如动植物、微生 物、食物链、生物圈,这些可以用于生物学课程教学;地形、地貌和地势等这些 可以用于地理课程的教学;再比如气候、天气预报、四季节季相、二十四节气等, 则适用于作为气

3、象学的资源。学生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了解,懂 得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等知识。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公共设施和公 共场所、人类的交际活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群体的行为规范、 同辈团体的影响、个人的人格特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价值观、信仰、宗教 伦理、风俗习惯等,这些社会资源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课程资源,引领和影响学生群体的发展。12发展趋势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 清晰明确。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走出对课程 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将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 程性质的

4、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 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 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 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 习的“课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 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 原则之一。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这就要求改变传 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

5、学活动的中心的观念,也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包括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3意义说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最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叉点第一,交叉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横跨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 程和课程资源,处于两者的交叉点,这使得研究和开发活动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也更具有理论价值。新视野第二,新视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 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穴,特别是那种将开发校本课程视为编写教材的误区,可 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新形态第三,呼应新

6、课程形态。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这些课程的开发,除了设置 恰当的主题,最重要的就是获取相应的课程资源,甚至主题的设置也有敕于课程 资源的开发。新导向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 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 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 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 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

7、源等。快速导航目录 1基本简介 2发展趋势 3意义说明交叉点新视野新形态 新导向1 基本简介我国对课程资源的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方面:第一,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 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 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 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 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第二,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来分,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 源。自然

8、资源,简单理解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真真切切的事物,比如动植物、微生 物、食物链、生物圈,这些可以用于生物学课程教学;地形、地貌和地势等这些 可以用于地理课程的教学;再比如气候、天气预报、四季节季相、二十四节气等, 则适用于作为气象学的资源。学生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了解,懂 得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等知识。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公共设施和公 共场所、人类的交际活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群体的行为规范、 同辈团体的影响、个人的人格特征、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价值观、信仰、宗教 伦理、风俗习惯等,这些社会资源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课程资源,引领和影 响学生群体的发展。12发展趋

9、势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可以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 清晰明确。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走出对课程 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将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 程性质的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 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 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 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 习的“课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 条件。改

10、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 原则之一。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这就要求改变传 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的观念,也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将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包括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3意义说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最主要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叉点 第一,交叉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横跨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 程和课程资源,处于两者的交叉点,这使得研究和开发活动具有更强的

11、现实意义, 也更具有理论价值。新视野第二,新视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 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巢穴,特别是那种将开发校本课程视为编写教材的误区,可 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新形态第三,呼应新课程形态。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这些课程的开发,除了设置 恰当的主题,最重要的就是获取相应的课程资源,甚至主题的设置也有敕于课程 资源的开发。新导向第四,基于资源的教学导向。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最后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在 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第四,基于资源的教学导向。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最后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在 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