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720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保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说明书V1.2.1养老待遇(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 l 文档编号B06-RM-C04-JB_HXPT-03版本号V1.2.1发放号F01受控状态受控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三版需求规格说明书养老待遇分册编制部门: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三版项目组编制人:需求编制组编制日期:2007-4-10审核人:魏文麟、华山审核日期:2007-5-30批准人:批准日期:北京利博赛社保信息技术 文档修改历史版本修改记录修改日期修改人2007-9-30华山.7增加不足扣回时人工追回规则2007-9-30华山.1增加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作为退休业务入口的规则说明2007-9-30华山.1增加退休审批通过后无论是否享受养老金都作为离退休人员看待的规则说明20

2、07-9-30华山.1增加工伤人员到龄退休年限不足的处理规定2007-9-30华山.1增加工伤人员退休养老金与工伤津贴对比,工伤基金补足差额的规则说明2007-9-30华山.2增加养老待遇调整不影响工伤基金补差的规则说明2007-9-30华山.1增加未发放到位多次拨付的规则说明2007-9-30华山目录1.1.养老保险待遇核定 (I1)41.1.1.养老待遇申请 (I1-01)51.1.2.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 (I1-02)51.1.2.1.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 (I1-02-01)71.1.3.养老待遇核定 (I1-03)171.1.3.1.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核定 (I1-03-01)191.

3、1.3.2.离退休人员待遇信息登记 (I1-03-02)301.1.4.养老待遇管理 (I1-04)361.1.4.1.离退休人员待遇社会化发放登记 (I1-04-01)39.离退休人员待遇政策调资 (I1-04-02)431.1.4.3.离退休人员待遇零星调整 (I1-04-03)491.1.4.4.离退休人员待遇停发 (I1-04-04)541.1.4.5.离退休人员待遇续发 (I1-04-05)591.1.4.6.离退休人员待遇补发 (I1-04-06)641.1.4.7.离退休人员待遇扣发 (I1-04-07)701.1.4.8.离退休人员待遇终止 (I1-04-08)771.1.4.

4、9.离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信息登记 (I1-04-09)841.2.养老待遇支付 (I2)881.2.1.养老待遇拨付计划 (I2-01)891.2.1.1.养老待遇月拨付计划核定 (I2-01-01)911.2.2.养老待遇实付确认 (I2-03)951.2.2.1.养老待遇实付确认 (I2-03-01)961.2.2.2.养老定期享受待遇人员银行回盘1001.3.养老遗属供养待遇核定描述(I3)1031.3.1.养老遗属供养待遇核定描述(I3-01)1041.3.1.1.遗属供养人员登记描述(I3-01-01)1051.3.1.2.遗属供养人员待遇核定描述(I3-01-02)1111.

5、3.2.养老遗属供养待遇管理描述(I3-02)1161.3.2.1.遗属供养人员待遇发放信息登记描述(I3-02-01)1191.3.2.2.遗属供养人员待遇停发描述(I3-02-02)1231.3.2.3.遗属供养人员待遇续发描述(I3-02-03)1281.3.2.4.遗属供养人员待遇补发描述(I3-02-04)1331.3.2.5.遗属供养人员待遇扣发描述(I3-02-05)1391.3.2.6.遗属供养人员待遇终止描述(I3-02-06)1451.3.2.7.遗属供养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信息登记描述(I3-02-07)1501.1. 养老保险待遇核定 (I1) 域的业务组分解图 业务域

6、内业务组列表业务域名称养老保险待遇核定业务域概述依据相关规定,批准、核定养老保险待遇,并负责待遇享受人员日常管理。业务组内容叙述1.养老待遇申请参保单位或个人提交必要的申报资料,提出养老待遇申请。2.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参保单位或个人提交的职工档案等资料,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种折算月数等信息进行认定,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3.养老待遇核定根据待遇资格认定信息,结合个人缴费情况、个人账户信息,按照一定业务规则核算出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信息。4.养老待遇管理对已经核定待遇的待遇享受人员的待遇情况进行

7、管理,包括待遇调整、停续发、补扣发、终止发放等管理。1.1.1. 养老待遇申请 (I1-01)u 业务组内业务单元图u 业务组内业务单元列表业务组名称养老待遇申请业务组概述参保单位或个人提交必要的申报资料,提出养老待遇申请业务单元内容叙述存在的问题建议1.1.2. 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 (I1-02)u 业务组内业务单元图u 业务组内业务单元列表业务组名称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组概述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参保单位或个人提交的职工档案等资料,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种折算月数等信息进行认定,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机关事业

8、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业务单元内容叙述1.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参保单位或个人提交的职工档案等资料,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龄等信息进行认定,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存在的问题建议1.1.2.1. 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 (I1-02-01)1.1.2.1.1. 业务单元活动流程图1.1.2.1.2. 业务单元活动说明业务单元名称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单元概述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参

9、保单位或个人提交的职工档案等资料,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龄等信息进行认定,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相关政策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19998号)前提待审批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提前退休政策)。接收信息离退休申请表、参保人员档案、提前离退

10、休相关材料产生信息离退休审批表业务活动内容叙述1.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受理社保相关部门审核参保人员交付材料,受理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2.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处理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根据参保人员材料,认定该人员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种折算月数等信息,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3.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确认确认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无误后予以生效。4.打印业务回执打印离退休审批表。5.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归档备案将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材料存档备案。存在的问题建议目前各地使用的离退休审批表既包含了离退休审批信息,又包括了养老待遇核定信息。根据业务需求(一

11、般离退休资格认定和离退休待遇核定业务由社保行政部门和经办部门分别完成),应该将离退休审批表拆解为离退休审批表、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审核表和一次性待遇审核表三个表单。离退休审批表只包含退休行政审批信息,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审核表和一次性待遇审核表包含待遇核定信息。1.1.2.1.3. 业务单元详细步骤流程图1.1.2.1.4. 业务单元详细步骤说明序号活动步骤描述备注1.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受理审核交付材料,受理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引用、,输入离退休申请表】。2.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处理1)根据参保人员提供的材料,依据有关离退休条件政策,判断是否需要办理提前退休【引用、】。非提前退休则直接进入步

12、骤3。2)需要办理提前退休:根据提前退休资料判断是否可以提前退休。3)认定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特种工种折算月数等信息,结合职工缴费信息,确定离退休时间、离退休类别等信息。4)离退休资格审批信息录入。3.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确认确认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业务,无误后予以生效。4.打印业务回执打印离退休审批表【输出离退休审批表】。5.离退休资格行政审批归档备案对离退休资格审批材料、表单归档备案。1.1.2.1.5. 业务规则说明1.1.2.1.5.1. 政策规则说明 退休资格行政审批作为退休业务的入口,只有审批通过后,方能办理征缴减员业务,然后办理待遇核定业务。即退休业务由劳动保障行政

13、部门发起,根据参保人员提供的有关资料,对退休资格进行审核,核准出生时间、工作时间、视同年限、折算年限,确定提前退休年限、退休类型、退休时间等;然后在变更登记部门进行减员处理,中断缴费(医疗保险缴费可以不中断),停止原有的定期待遇(可能包括工伤伤残津贴、失业金);再进入待遇处理部门核定待遇。 只要退休资格行政审批通过,无论是否有足够年限以享受养老金,都作为离退休人员看待。 对于工伤转养老退休的情况下,如果养老年限不足,将个人账户退还本人,由工伤基金全额补足。 离退休人员条件(满足条件之一即可)(核心平台实现男满60退休,女满50退休,其余条件需本地化实现)n 适合人群: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

14、事业单位的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国发1978104号)n 适合人群: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和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发1978104号)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发1978104号) 离退休年龄认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