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06965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实践与研究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学习阶段,在这期间进行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1。在阅读的实际情况中,课内是阅读的主要时间,课外则是必要的补充。课内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阅读技巧,但是课内阅读的时间有限。通过课外阅读作为补充,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课内的收获,还可以对学生自学的能力做到很好的培养。二、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是一个传承教育的地方,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环境的地方。对于阅读来说,学校应当进行精心的谋划。首先需要创设合适的环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阅读环境。然而,当前的一些小学不够重视阅读,缺乏

2、相应的环境创设。有的小学虽然有图书馆,但是长期没有开放,里面的藏书过于老旧。或是因为管理不善,书架和书籍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学生找书的过程中都会弄脏手和衣裳。还有一些学校图书馆,虽然里面的藏书比较丰富,书籍也比较新。但是学校或教师考虑到学生要把更多时间用在教材的学习上,不希望学生把太多时间用于对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课外书阅读,因此图书室一般情况不向学生开放。除了图书馆之外,随时可供- 1 - 1 -看书的“读书长廊”、“读书角”和“班级读书墙”也建设得不尽人意。学生在校内都缺乏随时有书可看的设施,更别提放学回家过后的阅读环境了。(二)缺少自由的阅读时间很多学生不但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在课外还需要参

3、加很多辅导班。这一情况让小学生丧失了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业繁重,在校内要忙于学业知识,在校外还要去参加各类兴趣班,导致原本属于小学生的休息时间,变成了他们互相追赶的时间。这种现象在小学的低段就已经非常明显,大多数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爱玩耍的,当他仅仅只有自己的一小部分时间之后,他都愿意把这段时间用来玩耍而不是看书,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要为小学生减负,理论上学生自己的可支配时间应该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很多学生在周末都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少之又少。(三)阅读内容局限于教材,缺乏兴趣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阅读的内容拘泥于教材或者依靠

4、教学参考书中的提示。而且由于他们对待阅读世俗和功利的心态,使得他们为小学生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也偏向作文书、教辅资料等与考试相关的书籍。目前看来,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过程仅仅是是寻章摘句,死记硬背。教师不但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 2 - 2 -阅读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考试升学。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被老师和家长忽略,阅读氛围难以做到轻松愉悦,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四)阅读教学停留于基础,缺乏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并加以开发利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中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能够用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许

5、多教学环节都变成了课件展示。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雷雨这篇课文时,将雷雨的三个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为全课的重点,没有带领学生去关注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描写天气变化的关键词,去想象那些描写的景象,全部被教师用课件替代。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缺乏品味语言文字的设计,学生就难以感受作品形象。最终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阅读推广策略(一)创设自由阅读的校园书香环境1.设置校园“书香长廊”并增设教室“读书角”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阅读的开展。为了让小学生能够长期培养和保持好阅读兴趣,需要在营造阅读氛围和环境上下功夫

6、。首先,可以在班上建立“读书角”,书籍的来源主要是学生自愿捐赠。- 3 - 3 -由于收集到的书籍都是学生爱看、会看的书,起到的效果最强。其次,在各个年级设立移动式的“漂流书架”,“漂流书架”可为小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更大范围的阅读材料。再次,各班级要在教室门前的墙壁设计“班级图书墙”,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心得的展示区,也可以贴上书籍推荐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的更换。每个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设计好了之后,就形成了我们的“书香长廊”2。2.在各楼层建设方便实用的图书吧教师要利用好学校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可以将每层楼的角落位置精心设置成开放式的小图书吧。图书吧里面的书

7、籍应该挑选适合本层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书籍,并且合理调整藏书结构吸引学生阅读。图书吧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虽然它没有图书馆的书籍种类丰富,但是它便于同学们进行阅读。并且为了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每一个图书吧都可以选择一位热爱阅读且负责的同学,作为管理书籍借阅并记录的管理员。(二)妥当安排时间,举办各种活动为了倡导学生的阅读,可以设立“班级阅读日”。即在一周中选择一天不布置作业,只让孩子从班级图书墙或学校图书馆借一本课外书籍回家与父母共读,并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即根据完成摘抄、读后感、是否值得推荐等的问题思考,然后第二天上课时进行全班阅读分享。然后,还可以开- 4 - 4 -设午间阅读广播站。一

8、学期中,广播站由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同学依次进行,广播的内容可以是时事新闻、娱乐趣事,也可以是历史知识、名人故事。具体内容一般不提前公布,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猜测,激发出学习欲望和阅读的兴趣。其次,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用于阅读的方法,推荐适合各阶段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且在讲座的过程中要时刻与同学们互动,让他们了解到阅读充满了乐趣。最后,可以举办班队活动或交流会,让同学们可以在活动中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总结的阅读方法,也可以互相推荐书目。(三)推荐合适读物,培养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虽然丰富,但所含的知识毕竟有限,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守住一本教材,有限的内容导致学生的视野很难开阔,学生阅读的内

9、容绝不应限制于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推荐适合的书籍给学生,便于学生在课后能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文化视野也相应得到了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对阅读的兴趣爱好3。小学低段(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通常在 6 岁到 8 岁这一范围。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认知能力比较差,已经能够认识的字也比较少。能够阅读的书籍主要是一些简单有趣、积极向上的彩绘注音版书籍。那么给他们的推荐书目就可以是童话、神话、寓言和民间故- 5 - 5 -事等,力求达到图文并茂。例如安徒生童话可爱的鼠小弟等。小学中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年龄通常在 8 岁到 10 岁这一范

10、围。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逐步增强,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认识的字比一二年级时增加了不少。因此推荐的书目应主要是“文字为主,图画为辅”的书籍。例如三毛流浪记宝葫芦的秘密等。小学高段(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年龄通常在 10 岁到 12 岁这一范围。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识字量已经非常大了,并且也更容易专注的做一件事。因此推荐的书目可以是小说、名著经典等具有一定难度的书籍。例如小王子西游记等。(四)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差异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班级中的学生水平难以做到完全一致。那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出现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主要关注在学生没办

11、法独自完成的内容上,针对这些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的重点和难点4。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这一种学习形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小老师,不断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成就感,让他们有热情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有一定坡度的学习任务交给- 6 - 6 -他们,避免学生感到被忽视,产生不想学习的现象。四、结束语为了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相应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上给予大力支持。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能力。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阅读教学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小学科

12、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更好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团队围绕这一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跟踪分析了学生期末实验实践测试情况,本文将对目前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一、科学探究的含义与特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二、

13、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7 - 7 -问题一: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欠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12 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4 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56 年级学生“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但这些要求在科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例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一年级(上册)植物是“活”的吗一课中,教者板书课题直接引入新课,让学生说一说植物是“活”的的理由,没有指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动物和植物

14、的共同点、不同点,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围绕具体的问题来开展探究活动。在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一课中,教者没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使用工具的例子对“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吗”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做出假设、讨论,而是直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解决对策:出现以上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者缺乏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不够,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加强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逐- 8 - 8 -步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能从习以为常的行为中提出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问题二: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较差提出科学问题之后,需要猜想、假设,进而制定探究计划,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去寻找证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把“制定计划”作为“科学探究”目标的一个要素分学段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些要求的落实在科学教学中往往被教者代劳。例如,在四年级(下册)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一课中,学生在掌握了简单的电路知识后,迫切地想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想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时,教者没有引导学生讨论、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而是下发了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