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06571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究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人的存在不是单个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社会群体一分子而存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生活和工作在某一个特定的团队中,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团队,不把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为团队努力工作,不为团队排忧解难,就不能说这个人有什么责任,更谈不上爱国,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重要。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以育人为宗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

2、积极主动、活泼愉快、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以及不怕挫折等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体育课是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及如何进行身体锻炼的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多以群体练习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体育课堂上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好场所。在体育课堂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1、在队列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队列练习是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态必修的课程,小学生的第一堂体育课肯定是队列练习。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必要场所。例如: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和报数等练。在练习中学生如不注意整体协调,想出就出、想站就站、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那

3、么肯定会不成样子,根本体现不出集体的意识。因此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动作时要时刻想着集体,按照口令注意整体配合,做到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容貌、精神。”因为通过这一要求,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同时又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从而使学生自觉的配合好,也使学生有一个严而有度的良好上课氛围。2、在游戏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体育项目中,游戏内容是学生最喜爱的项目,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场所。如一年级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4、,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集体合作的意识。在教学前教师应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及方法,并且提出注意事项等等,鼓励学生团结互助、集体合作。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在游戏中再加以运用。在进行游戏时,学生肯定会互相帮助、互相保护。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由老师来当“老鹰”,由学生来充当“小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一边追逐“小鸡”,一边有意识的指挥学生如何团结起来进行对抗或躲闪。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再如“美化校园”这个游戏,游戏的过程是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持相同数目的小垫子在指定区域内摆出各种图案。这个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们通过运用集体智

5、慧、团结合作最终完成摆设的任务。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要求动作快、配合好,而且要求图案设计的新颖美观。因此,只有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合作,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够取得最后的优胜。 3、在接力跑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主教材中不单单只有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接力跑练习也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的体育项目。接力跑练习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准确的传接棒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集体协作意识,它是由多人参加并完成的体育项目,练习过程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因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精神不集中肯定会造成接棒不够准确或者掉棒现象,那么在练习或比赛过程中肯定不会很好的完成任务,也就取得不

6、了好成绩。因此只有通过大家团结合作,积极进取,才能很好的完成练习或比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4、在技巧练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技巧项目是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的体育项目,在练习时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技巧项目“肩肘倒立”动作练习时,有的同学因为腰部或者胳膊没有力量,往往在练习时不易做好或者是根本就行不成倒立的动作。在这时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就可以很容易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例如:在练习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人的小组,让学生互助练习。一人作动作,一人站在体操垫旁边进行保护、帮助。在垫上练习同学向上举腿的一瞬间,小伙伴在旁边提一下他的踝关节,地下的同学借力迅速叉腰、收臂,经过一连串

7、的动作后,底下的同学就会很容易的使身体形成倒立动作。5、利用优秀运动员的事迹鼓励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阴雨天,我们在室内理论课上时用奥运冠军的事迹,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或口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评价、讨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树立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感受团队所带来魅力,如:我国的国球(乒乓球项目),刘国梁与孔令辉,他们在单打项目上是竞争对手,而在双打项目上是合作伙伴等典型事例进行说明。6、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各项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校举办各项体育活动来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平台,学校在出台竞赛和体育文化的项目上,应充分考虑既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体现班集体建设的项目,如:篮

8、球、足球、排球、三人二足跑、田径比赛中的接力项目、体育游戏等等。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学生参加活动并在其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加深对团队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懂的个人和全局的关系,培养他们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逐渐加深对团队构成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团队。7、建立团队制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沒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行、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对每个团队

9、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制度可以规范教学行为,例如:良好的纪律、严格的考勤、团结互助和安全教育、爱护与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具备这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新局面的出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进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人力、时间等资源,保证体育课堂获得最大的利益。8、优化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觉得是“要我学”,

10、单一反复的练习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讨厌体育课,而当今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等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因为想学、想玩,就会主动与同伴、团队、集体一起参加活动,一起讨论、一起交流经验,觉得大家兴趣相同,就玩得更开心,更容易融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而且要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不仅局限于“增强体质”,还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要融入和谐的这个社会,我们将以培养团体合作为主要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怎样和同学、朋友、老师等相处,学会怎样和团队合作。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能在运动中体验运动带来得乐趣,可以大胆的表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因此,一定要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把在体育运动中培养的团结协作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