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06403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给侧改革要求教育体制改革突破作者:蔡昉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发展理念相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 着眼点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增长的换挡、减速,既有生产要素供给制约 的因素,也有全要素生产率减速的因素。改革固然可以通过清除制度性障碍,挖掘生 产要素供给的潜力,但是,诸如劳动力供给这样的因素,因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既定的变化趋势终究无法逆转。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制度创 新和技术创新而得到不断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 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这一要求与创新发展理念相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主要着眼

2、点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在生产要素供给 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减慢,则经济增长减速;而在生产 要素供给减弱的情况下,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获得加快提高,经济增长也会减速。 我国经济增长的换挡、减速,既有生产要素供给制约的因素,也有全要素生产率减速 的因素。改革固然可以通过清除制度性障碍,挖掘生产要素供给的潜力,但是,诸如 劳动力供给这样的因素,因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既定的变化趋势终究无法逆转。 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得到不断提高。 近期有两个重要的研究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世界范围的减速。根据世界大企业

3、 联合会的数字,全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 1996-2006年的 1%,下降到 2007-2012年 的 0.5% ,而截至 2014 年的最近三年则在零增长左右徘徊。美国经济学家艾肯格林等 作者的一篇论文也印证了这个结论。虽然这个生产率的普遍下降是全球现象,而且也 的确存在全球性的原因,但是,历史经验显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减速有与各国情况相 关的特殊因素。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也显现了提高速度放缓的趋势,与生产要素供给因素一道,成 为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同样根据世界大企业联合会数字,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 增长率从 2007-2012 年期间的 9.5%,下降到2012 年和 2013 年的7.3%

4、以及 2014 年的 7%,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减速。我和同事从潜在增长率的角度 预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改善速度,从1995-2009年的3.9%下降到2011-2015年的3.1%, 进一步下降到 2016-2020 年的 2.7%。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高路易的研究也揭示了同样的 变化趋势。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减慢,主要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经济发展阶 段变化因素和内在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因而只有靠改革才能遏止该趋势。下面,我 们列举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我国经济面临的若干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减 速的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形,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着眼与着力,

5、以改变 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遏止全要素生产率的减速趋势。第一,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劳动力从农业转向 非农产业进行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我们的计量分析显示,2009 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当 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7%,其中有8 个百分点来自于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重 新配置。值得指出的是,这个贡献率是在当时外出农民工大约每年增长 4%的情况下做 到的,可见,一旦劳动力转移速度减慢,这个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将弱化。事实 上,作为劳动力多年大规模转移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比重已经大幅度降低到 2014 年的 19%。同时,无论从常住人口还是从户籍人口的口径看,农村 16-19

6、 岁的人口都在 2014 年达到峰值,今后则进入负增长阶段。由于这个年龄组的人口是潜在的外出打工者, 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必然产生降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效果。数据显示,2014 年外出 农民工增长率已经下降到 1.3%,而 2015 年上半年只有 0.1%。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绝非就此丧失殆尽。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 20%以后,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下降速度,直到10%以后下降速度才明显减慢。常住人口继续从农村向外转移的潜力固然也存在,但是,在劳动力新 增量逐年缩小、净增量为负的情况下,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参与率、稳定和增加其劳动 力供给,是更具潜力并且可以通过改革获得立

7、竿见影效果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这要 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使 他们更稳定地在非农产业立足。第二,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放缓。艾肯格林等在进行国别分析时发现,人力资本是 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促进因素,一个国家越是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越有助 于防止全要素生产率减速。由我国国情决定,新增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禀赋明显高于存 量劳动力,劳动力素质是靠新成长劳动力的逐年增加而不断改善的。因此,随着劳动 年龄人口的减少,新成长劳动力数量逐年下降,人力资本改善的速度也将明显放慢。 每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各教育阶段毕业未升学和肄业以及博士生毕业 人数之和

8、,构成了我国的新成长劳动力。根据预测,这个数字在 2011-2020 年期间每 年将以 1%的速度递减,必然导致劳动力总体人力资本的改善速度慢下来,表现为同期 我国人力资本总量(劳动力总量乘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以相同的速度下降,成为全 要素生产率减速的一个因素。面对这种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相关的情况,我国人力资本培养战略要有全新的思 路,教育体制改革要有突破性的举措,做出积极的回应。首先,通过义务教育向学前 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延伸、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多维度地深化教育发展,保持人口受 教育年限的持续提高。其次,通过提升教育生产率和毕业生质量,促进人力资本向全 要素生产率的转化。最后,通过加大培训力

9、度和提高培训效率,改善劳动者整体的人 力资本存量。第三,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全要素生产率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利用率 和配置效率。如果一种要素的投入超出了合理的限度,破坏了与其他要素的合理比例, 必然降低其利用率和配置效率,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探寻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国别因素时,艾肯格林等作者发现,投资占GDP比重(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高的国 家,更容易遭遇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2009 年我国资本形成率高达 46%,按照白重恩 的比较,这个水平比不包括中国在内的 20 个最大经济体平均水平整整高一倍。从那以 后,由于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刺激政策,以及近年来应对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 本上

10、升产生的资本劳动比提高,投资率甚至有进一步的上升,意味着生产同量的 GDP 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要素。过高的投资率产生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 面,从结果来看,过度投资以及与之相伴的产能过剩,造成资本利用率和投资效率下 降。另一方面,从实施方式来看,过度投资往往与大规模刺激政策相联系,倾向于集 中在垄断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那些具有更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域,以及具有 创新潜力的新成长企业,产生投资的挤出效应。解决过度投资问题,根本在于经济发 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当前的直接着力点应该是从需求侧刺激转向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杠杆率和消除过剩产能。进行这

11、类改革的关键是标本兼治,即 在对存量进行伤筋动骨式调整的同时,切实从体制机制上阻断增量的形成。第四, “创造性破坏”过程受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味着在那些丧失了比较优 势的产业衰落的同时,顺应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产业茁壮兴起,以及缺乏竞争力的企 业退出并消亡,更具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并成长。这个过程表现为创造性破坏,恰恰是 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在这个创造性破坏过程中, “破坏”是必然的,不依人的意 志而转移,而“创造”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由于市场竞争决定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以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评判 标准,因此,无论是一部分企业的新生还是另一部分企业的消亡,都有助于经济整体 的生产率提高。一方面,低效率企业占用着稀缺的生产要素,甚至以“僵尸企业”的形 态使资源闲置或休克。这种“僵尸企业”在任何程度上的存在,都以同样的程度降低整 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另一方面,新成长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在于其顺应比较优势、资源配置合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从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因素。 可见,挖掘全要素生产率潜力的关键,在于消除现存的妨碍创造性破坏机制作用的体 制障碍,通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竞争政策和发育生产要素 市场,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使应该退出或消亡的企业真正被淘汰,使新成长企业能 够无障碍地进入竞争性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