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06377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小木偶的故事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李莉君授课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小木偶的故事任课教师课型问题发现课问题解决课课时两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在生活中,

2、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学生分析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有60%的同学能达到学习目标,只有个别同学有困难。他们底子差,课文理解能力弱,在教学中应关注这几位同学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表现自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

3、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重诺言、守信用,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教学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关键问题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 完成自读自语做好预习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一、激情导入,感知新课4分钟创设兴趣情境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表演能力,你能看着下面的词语选一个表演吗?

4、垂头丧气 诧异 呲牙咧嘴 板脸 可怜巴巴 委屈 这些都是表现表情的词,你最喜欢那种表情?为什么?笑笑很重要,可是今天我们要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你对笑会有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 让学生在表演中走进文本二、自主合作,品味文本10分钟检查学生导学单的完成情况,理解字词,理清文章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检查导学单完成情况。2.学科长汇报检查情况。3、学科长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导读单上的疑问和现有问题。4、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点拨。1、认真检查,小组内认真讨论。 2、学生小组交流质疑,共同解决质疑。三、展示交流,规范指导25分钟创设展示与表演情境1. 请各小组学科长组织小组成

5、员讨论交流组员发现的问题。2. 小组内生成问题。教师收集各小组的生成并汇总。组内认真讨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过程要井然有序。四小结新课1分钟1、总结课文。2、作业布置。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作业。认真倾听。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分钟复习童话知识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解决生成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自主合作讨论问题15分钟学术助理分配各组研讨任务 ,各小组合作交流。 小木偶的遭遇为什么会发生?笑重要吗?为什么?那么只有笑行吗?1、自主阅读生成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形成初步见解。 2、各小组讨论交流,对生成问题达到共识。分组展示18分钟学术助理主持。1、各组学生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补充。2、教师适时点拨。3、简单评价。各组积极展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总结拓展升情5分钟拓展、总结。续写假如课文中的人物与小木偶再次相遇又会发生什么事?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板书设计 老木匠小木偶的故事 小兔 老婆婆 (只有笑是不够的) 蓝鼻子女巫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