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063674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保定市蠡县大百尺中学 孔慧敏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 课标要求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汽化与液化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汽化与液化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二、教学设计思想(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汽化和液化”这节课的教学

2、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和液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3、提高教学效率。(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的实验,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

4、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点探究沸腾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沸点的概念教法与学法启发式讲解与探究实验相结合教具与学具教学课件、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袋、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四、教学流程图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兴趣激发创设情境分析思考、回答教师设疑汽化现象实验、观察、分析蒸发探究实验观察、思考、分析 教师引导沸腾液化思考、回答教师引导课外延伸知识迁移迁移、创新五、教学过程教学活

5、 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创 设 情 境引入新课1实验:在黑板上用酒精棉球写下“同学们好”几个字,过一会儿“同学们好”这几个字就不见了。提出问题:字到哪去了?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提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总结引入: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4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与此有关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板书:汽化和液化)1学生观察:字不见了。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2实验:在白色通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扎紧袋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

6、化。让学生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袋内的变化情况。学生根据现象回答:酒精变成酒精气体了。塑料袋又瘪了,酒精又变成液体了。实验现象很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汽化现象水沸腾的探究学生实验解决问题引入: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类似的例子,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举出的例子最多。教师根据学生举的例子,提问:在同学们举的例子中,液体变成气体的方式都是一样吗?总结。(板书:蒸发和沸腾)分别对蒸发和沸腾进行研究。提出问题:水沸腾的现象大家都见过,但由于时间和视角的问题可能大家观察的不是很清楚,对于水的沸腾大家还有哪些问题。请学生分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进行猜想。巡视

7、指导。(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提出猜想,留在下面的探究实验中进行解决。)根据本节课的目的,请学生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请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教师补充: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水中会有气泡产生,要注意气泡的变化情况。请同学们分工配合好,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教师板书: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教师就实验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各组实验中沸点为什么不同?平时说沸腾水的温度是100,为什么这个实验中水的温度不是10

8、0?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1: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小组2:锅里的水被烧干了、擦在手上的酒精一会就没了。 小组3:理发师把湿头发吹干、有露的时候太阳一出来一会露就没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学生提出问题:学生1:水沸腾有什么特点?学生2: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学生3:水沸腾后,在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讨论猜想:学生1:水沸腾时,上下翻滚,有大量的气泡。学生2:水沸腾的过程中要一直给水加热,如果不加热,水就不会沸腾。学生3:水沸腾以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探究的问题猜想实 验方 案水沸腾的特点水沸腾的条件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学生1:(边演示边讲解)课本装

9、置实验图,加热到水沸腾通过观察透明烧杯中的现象记录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后把酒精灯拿走,观察现象;在加热的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2: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用手表记时,并记录数据,便于总结结论。学生3:烧杯中要少倒些水,为节省时间还应该用热水。学生4:给烧杯加个硬纸板做的盖子,减少热量损失。水沸腾后要多观察一会,不要马上停止加热。学生5: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表格。时 间(min)1 2345温 度()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温度计的差异;温度计的使用。通过观察沸点表,可见: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

10、沸点与气压有关。学生通过讨论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引出课题。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继续去发挥。课外延伸教师简单介绍。实验:用纸锅烧水。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实验,回家自主设计、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质疑提问蒸发的探究解决问题根据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字不见了的现象,引出蒸发。提问:蒸发与沸腾有什么不同?教师汇总,板书: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提问:洗的湿衣服为了让它尽快干,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进

11、一步提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我们的猜想,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巡视指导学生。各小组学生交流实验计划,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确立实验方案请学生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实验完毕,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板书: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学生1:蒸发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学生2:只是在液体的表面进行,液体的内部没有发生。学生小组讨论:展开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学生猜想:可能与液体的温度、空气的流动快慢、面积有关。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准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探究问题猜想实验方 案蒸发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蒸发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蒸发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关系学生:我们准备两块一样大的纱布,同时放入酒精中,拿出来后,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凉风档吹,一块展开用热风档吹,比较温度影响蒸发;再重新把纱布弄湿,一块团成团用电吹风的热风吹,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热风吹,比较表面积影响蒸发;再弄湿纱布,都展开一块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一块自然凉,比较空气流动快慢影响蒸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