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06359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师:生命,这样一个话题,对于年小的你们来说显得可能有些大,你眼里的生命是什么?生:生命是花儿的开放,是小树的发芽,是小鸟的歌唱,是我们的笑声,是孩子的哭声,是快乐游泳的小金鱼。(师随机评价)师:是的,世间万物都有生命,生命是美丽的,也是最值得尊重的。在残疾人作

2、家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杏林子一起感悟生命。齐读课题。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课前我们按这样的要求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1、认读生字词。师:生字词你都会认读了吗?谁来领读第一行。(生领读)第二个词中有一个字“弹”,这个字可以读“tn”,也可以读dn,但,在这个词中要读轻声。我们一起读:“动弹”。(指生读,齐读。)师:第二行谁来领读。(生领读)又读错了一个字,听出来了吗?那个字?怎么读?糟蹋,“蹋”字读四声,但在这个词中也读什么?(轻声)(指生读,齐读。)师:谁来领着大家把两行词语读完。(生领读)评价:读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一起读一遍。(读

3、得真好)2、指导书写。师:课前,我认真批改了同学们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看,这是咱们班一个同学的作业纸,他那个字写错了?()他现在写的是()字吗?那个部件错了,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师:把这个字在你的作业纸上再认真写一遍。如果你还有其他错字,把它一起订正一边。评价:这个字的结构掌握的真好。坐姿很端正。这位同学写完后马上就坐端正了习惯真好。3、整体感知课文。师:课前你读了几遍课文?( 生 )读5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同学们都做到了充分预习读书。读了这么多遍课文,相信你一定能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生:师板书: ? 飞蛾求生 生命有限 瓜苗生长 价值

4、无限 珍惜生命 静听心跳 师:谁能看着板书,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遍。生:师:杏林子就是通过列举这样三个事例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板书: 事例感悟三、品读词句,感悟生命1、飞蛾求生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事例。课件出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师:仔细读读这段话,看看作者眼里看到的生命是什么?从哪里看到的,读出句子来。(生读:夜晚,它就不能动弹了。)作者感受到了什

5、么?(生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把这个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读几遍,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评价:读书有所得是因为你的用心。)师:再来读这句话。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读着读着,会有一个词突然跳入你的眼中,是那样的显眼,你就抓住它。再读读,自己读自己的。(生读。)(1)如果学生抓住了“生命”、“强烈”。师问:为什么?生谈感受。(2)师:你抓住了哪个词?(生:“极力”。)师:这个词抓的好啊1极力什么意思?(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

6、什么?(生)为了生命,飞蛾全力以赴,读出来。(生读)读出了飞蛾求生的欲望。一起读这句话,感受飞蛾求生的欲望。(齐读)(3)你还抓住了那个词?(生:跃动)为什么?(生)这是极力鼓动双翅的动,是生命的飞动。你能读出来吗?(生读)你凝重的神情足以表达你的感受。一起读这句话,想象着你手中有一只这样的飞蛾,他极力挣扎着,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齐读)(4)师:是啊!要赢得生命飞蛾竭尽全力,可是你们知道吗?飞蛾的寿命有多久?平均只有9天,他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的生命而极力挣扎,因为它最不愿放弃的就是生齐读课题: 生命 生命(5)师: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再难再短也要好好活,那是发自心底的力量。带着刚才的感受,

7、我们再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生齐读。(6)总结学法:师:刚才,我们先通读了“飞蛾求生”的整个事例,画出描写作者感受、感想的句子,反复的读,(板书:反复读)抓住感受深刻的词语谈体会(板书:抓词语),再重读这些关键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就学好了第二自然段。(板书:读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先自主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8、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学习所得。学生自主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2、交流“瓜苗生长”师:砖缝中的香瓜子,又带给作者、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生读“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师:说说你的感受。(生)读出香瓜子非同一般的生长力量。(生读)师:还是这句话,谁能把你感受深刻的词在句子中读出来,再说说你的感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生自读。)师:谁来读。(生读)师:你把坚硬读得很重为什么?(生感受生命的顽强)谁还想再读?你把“不屈向上”读得很重,为什么?(生感受生命的不屈

9、)师:同样一句话,我们不同的朗读,能读出不同的理解,相同的是,我们感受到了香瓜子那顽强的生命力。一起读。(生齐读。)此时,这段文字已然化作了一首赞颂生命不屈的诗文。1、带着你的感叹读。2、带着你的震撼再读。师:是啊!这就是香瓜子顽强不屈的生命生命(生齐读课题)3、静听心跳。师:下面这段谁来读?其他同学精心听,默默想,那沉稳的心跳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生读)师:说说你的感受。(34生谈感受。联系自己谈理解多好)四、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师:读完杏林子眼中的这三个生命的事例,我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人生境遇让她对生命有着如此细腻的感受呢?来看大频幕。课件出示:杏林子的照片。师:看到这张照片,我们都会因她

10、那阳光般的微笑,而认为她是一个幸福的人,可是你知道吗?课件出示:杏林子,12岁时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手不能抬,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她说,如果把疼痛分为五级,有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的话,那么她就常常生活在狂痛之中。师:许多人,都认为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生命的人。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三个事例,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师:是的,杏林子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有小说、有散文、还有剧本,

11、这四十多本作品的出版,使她成为台湾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还将一生所得的稿费全部捐出来,成立残障基金会,帮助了100多万无助的残疾人。师: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你觉得杏林子师一个怎样的人?生:师: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才能更真切的听到杏林子那坚定而有力的声音。课件: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指生读。那怎样做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呢?师:让我们记住带给我们生命启示的这段话吧!齐读。试背。深化感悟,诠释生命师,让我们回到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找到第一段齐读一下。课件出示:生命是什么呢?你又领悟到了什么,请将它写在自己做的书签上,让它伴你左右,让它为你的生命导航吧!(1)学生写书签生命名言。(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名字。五、回归课题,感悟生命1、总结。同学们,生命是美丽的,可在生命的历程中并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生命),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的只有一次!(回环读课题)2、课后作业(1)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2)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3)课外阅读:杏林子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