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氯岗位操作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059463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氯岗位操作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事故氯岗位操作法I前 言本标准由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校核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批准人:目 录1 范围32 岗位任务33 生产组织和协作关系34 事故氯处理装置工作原理35 生产流程叙述及所管设备46 生产控制指标57 事故氯岗位的各单元操作法68 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99 交接班制度 1110 巡回检查制度 1111 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1212 主要设备及其维护和使用 1213 原始记录制度 1214 原料、材料、工具的保管、使用制度 1215 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使用和保管 15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事故氯岗位工艺流程及岗位原始记录格式

2、,明确了岗位的任务、组织协调关系、确定了所管设备,生产控制指标、运行观察与检查、日常管理、开停车步骤、故障处理、安全生产注意事项。2.岗位任务本岗位负责处理以下事故氯气以及废氯气2.1透平机岗位开停车需置换的低浓度氯气。2.2由于透平机岗位透平机机组跳闸或操作不当造成离子膜电解氯气总管氯气正压,通过正压氯气安全水封外溢的事故湿氯气。2.3离子膜电解来的废氯气。2.4液化岗位液氯钢瓶包装以及液氯液下泵密封气产生的尾气。2.5液化岗位氯气分配台和透平机岗位由于管道或设备原因造成外溢的事故氯气。2.6自氯化氢工序过来的事故氯气。3.生产组织及协作关系3.1生产组织:本岗位操作人员受厂部、车间、班长的

3、领导。当班生产受厂部值班长及公司调度的统一调度和监督。3.2生产协作关系3.2.1保持与透平机岗位联系,了解透平机运行情况,离子膜电解氯气总管压力变化情况。3.2.2保持与液化岗位联系,了解氯气系统是否泄压、液氯包装及液氯液下泵运行情况。3.2.3及时与分析工联系,了解吸收碱液的浓度。3.2.4保持与烧碱循环水岗位联系,了解循环冷却水的温度。3.2.5经常与公司调度员、透平机、液氯操作人员联系。4.事故氯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负压事故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风机抽吸事故氯气和尾气,进入填料式吸收塔、尾气塔,用1516%的稀碱液进行单元操作,尾气排放大气。该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热量通过板式换

4、热器用循环冷却水移走。5.生产流程叙述及所管设备5.1生产流程叙述负压事故氯装置生产流程叙述负压事故氯装置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Cl2 NaClO+H2O当透平机岗位透平机机组跳闸或操作不当时,离子膜电解系统的事故氯气冲破正压氯气安全水封的液封层,通过风机C80101A/B的抽吸,经过事故氯气总管,进入负压事故氯吸收塔T80101底部与塔顶循环喷淋下来的1516%稀 碱液在填料层进行化学吸收。产生的热量会使循环吸收的碱液温度升高到(5060),较热的碱液进入配碱循环槽V80102A/B,通过吸收塔循环泵P80101A/B加压(0.20Mpa),进入吸收塔板式换热器E80101与循环

5、冷却水进行交换,出来温度较低的碱液打上事故氯吸收塔顶部循环吸收不断产生的事故氯气。事故氯吸收塔出口的废气随后进入尾气塔的底部与塔顶部循环喷淋下来的1516%稀碱液在填料层进一步进行化学吸收,同样产生的热量会使循环吸收的碱液温度升高到(4050),较热的碱液进入碱液循环槽V80103,通过尾气塔循环泵P80102A/B加压(0.20Mpa),进入尾气塔板式换热器E80102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出来温度较低的碱液打上尾气塔顶部循环吸收不断产生的废气。最后尾气塔出口排出的尾气通过风机的出口排向大气。风机的入口设置有风机补气电动碟阀、遥控补气控制阀、正压氯气安全水封压力自动调节阀,严格控制风机的抽

6、气量。另外,离子膜系统装置产生的废氯气:透平机开停车需置换的低浓度氯气;液化岗位液氯钢瓶包装以及液氯液下泵密封气产生的尾气;自氯化氢工序来的事故氯气和透平机岗位由于管道或设备原因造成外溢的事故氯气通过废氯气分配台,进入负压事故氯吸收塔,同样经过上述碱液循环系统进行化学吸收后,剩余的废氯气在配好碱的反应槽内以鼓泡的方式进行反应待次氯酸钠达到一定指标时,即可作为成品,用泵将成品输送到成品高位槽。在吸收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冷却水带走。工业用的清洁水从动力厂 来,直接进入配碱循环槽与从碱液高位槽来的30%碱液混合,配置1516%的稀碱液用来吸收氯气。吸收塔板式换热器和尾气塔板式换热器的循环冷却水从烧

7、碱循环水来,与热碱液进行交换后,直接回到烧碱循环水凉水塔冷却。5.2岗位所管设备序号流程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材料备注1T80101事故氯吸收塔180011900mm、76762.6CPVC鲍尔环填料,高度H=5m台1FRP杭州东日玻璃钢有限公司2T80102尾气吸收塔80010080mm、50501.5CPVC花环填料,H=5m台1FRP/PVC杭州东日玻璃钢有限公司3V80102a吸收塔配碱循环槽28003150,立式V=15 m3台2FRP/PVC杭州东日玻璃钢有限公司4V80102b尾气塔配碱循环槽28003150,立式V=15 m3台1FRP/PVC杭州东日玻璃钢有限公司5V80

8、103原有碱液循环槽28003150,立式V=15 m3台16V80101废氯气分配台6003000mm,卧式V=0.85 m3台1钢衬胶外购7P80101吸收塔循环泵LJ150-125-315D、Q=120 m3/h、H=36.3m、配用电机N=30KW、n=1450 r/min台2Ti西安泵阀8P80102尾气塔循环泵LJ80-50-180D、Q=30 m3、配用电机N=5.5KW、n=2900r/min台2氟塑料合金柳州酸王9V80104次酸成品槽30003150mm、立式V=15 m3台1FRP/PVC杭州东日玻璃钢有限公司10E80101吸收塔冷却器板式Q=2163KW台1Ti南京润

9、维11E80102尾气塔冷却器板式Q=616KW台1Ti南京润维12C80101负压塔风机9-19/N05A型、Q=3113 m3/h、P=5580pa、配用电机N=7.5KW、n=2900r/min台2钢衬玻璃钢贵阳大有6.生产控制指标序号控制指标名称控制指标控制频率1正压氯气水封压力0.81.5Kpa1小时/每小时2负压事故氯塔出口压力1.52Kpa1小时/每小时3尾气塔出口压力23Kpa1小时/每小时4液化废氯气管压力0.15Kpa1小时/每小时5废氯气分配台压力1.21.5Kpa1小时/每小时6吸收塔循环泵出口压力0.200.25Mpa1小时/每小时7尾气塔循环泵出口压力0.150.2

10、5Mpa1小时/每小时8循环水上水总管压力0.30Mpa1小时/每小时9清洁水总管压力0.20Mpa1小时/每小时10湿氯气总管温度801小时/每小时11吸收塔循环泵出口碱液温度551小时/每小时12吸收塔冷却器出口碱液温度381小时/每小时13负压事故氯吸收塔出口碱液温度601小时/每小时14尾气塔循环泵出口碱液温度551小时/每小时15尾气塔冷却器出口碱液温度381小时/每小时16尾气塔出口碱液温度551小时/每小时17循环水上水总管温度341小时/每小时18循环水回水总管温度421小时/每小时19电机轴承温度温度上升601小时/每小时20配碱循环槽液面2/3液面1小时/每小时21原有碱液

11、循环槽液面2/3液面1小时/每小时22正压氯气水封液面0.5641小时/每小时23负压氯气水封液面0.5341小时/每小时7.事故氯岗位的各单元操作法7.1负压事故氯碱液循环系统开停车操作7.1.1开车前准备a.碱液循环系统开车之前,必须全系统设备、管道清洗合格并经过试压试漏。b.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管路、接点、设备、阀门完好无泄漏。c.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电器、仪表 均处于可控制状态。d.配碱循环槽按1:1的比例加入30%碱液和工业清洁水,控制稀碱液浓度约为1516%和循环槽的液位为2/3位置,如为新开车液面要求略高于正常工作液面。e.检查吸收塔板式冷却器和尾气塔板式冷却器碱液出口阀门 是否开启

12、,关闭旁路阀。f.检查吸收塔板式冷却器和尾气塔板式冷却器循环冷却水进出口阀门是否开启、并调节好水量。g.检查2#配碱循环槽出口阀是否开启,关闭备用的3#配碱循环槽的碱回流阀。h.检查1#、2#碱液循环槽出口阀是否开启,关闭备用的3#配碱循环槽的碱出口阀。i.查各台碱液循环泵的机封冷却水是否开启,调节冷却水的压力小于0.1Mpa。j.检查各台碱液循环泵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7.1.2碱液循环系统正常开车操作步骤。a.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后,打开1#吸收塔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紧接着启动1#吸收塔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节泵出口的回流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b.打开1#尾气塔循环泵的进口碟阀和出口排气阀,排出泵内的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紧接着启动1#吸收塔循环泵,慢慢打开泵出口的碟阀,调节泵出口的回流阀,调整泵出口的压力至正常范围0.15Mpa0.20Mpa。c.检查碱液循环系统的各温度、压力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泵运行是否正常。d.观察塔底部回流管的视镜碱液的流动情况,并适当调整碱液的循环量。e.碱液循环系统运行正常30min后,方可启动风机抽空系统。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