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和复句用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584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句和复句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单句和复句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单句和复句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单句和复句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单句和复句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句和复句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句和复句用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句和复句用法单句1、 单句的种类: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 的词构成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 谓句两类。(1)主谓句:由主谓短 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例如: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他非常健康。(2)非主谓句:由主谓 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 或单个的短语构成。 例如:飞机!站住! 有人敲门。2、几种特殊单句: 主谓句中,动词谓语 复杂多样, 有些句式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 特殊句式有:把字句 被字句、连动句、兼 语句、是字句、存现 句。(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主谓句的一 种。句中谓语一般都 是及物动词、而且不 能是单个儿的动词, 应当是单个短语和动 词的连用形式。例如: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水把

2、房屋都淹没了。 (2)被子句 被子句是被动句,是 主语接受动作的句 子。 被动句中的主语 是受事者,由介词 “被”引起主动者与 “被”字构成的介宾短 语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有时句中只有介词 “被”没有主动者(被的宾语)如: 在罗马百花广场,布 鲁诺被活活烧死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典 型结构都是:“主语 状语动词补语”,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 “被”。(3)连动句 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语 充当谓语的句子。 连 动句的谓语就是两个 动词短语(很少用单 个动词)连用。两个 动词短语, 互不作成 分,而是共同作谓语 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 原因和结果、 先和后的关系。因

3、此 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 相互颠倒,中间也没 有语音停顿。如: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 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 志,他还是 挣扎着蠕 动爬行。(方式) 由于长期的劳累过 度,黄老师终于 生病 住院了。(因果) 综上所述, 判断一个 句子是不是连动句主 要三点: 一是必须有两个动词 连用陈述一个主语。 二是两个动词短语互 不作成分,而在意义 上有目的,方式,原 因,结果,先后的关系,位置不能互换。 三是两个动词短语中 间不能有语音停顿。 (4)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 充当谓语的句子。它 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 是由动宾短语充当, 兼做主谓短语的主 语。例如:母亲 叫 闰土

4、 坐。 “闰土”既作“叫”的宾 语,又作“坐”的主语, “闰土”因一身兼二 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 令的意思, 所以句中 前一个谓语 多由使令动词充当。 常见的使令动词有: 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 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 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如:大家一致 选小萍做代 表。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 学。第三, 兼语句中兼语 的谓语(第二个动词) 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 的目的或产生的结 果。即兼语前后两个 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 联系。如: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 夫。(“去请大夫 ”是 “叫他”的目的。)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 松树的风格。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

5、个动词 “使”的结果。5、连动句,可以连续 叙述一个人的几个动 作;兼语句, 则可以 连续叙述几个人的几 个动作。连动句可以 扩展,连动套接兼语 兼语句也可以扩展, 兼语套接连动。如: 叔叔丨打电话叫我去。妈妈I说禁止小妹骑 车乱闯。(5)是字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 “是”构成的判句。在 是字句中, “是”的作 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 的关系。主语和宾语 有两种关系,一是同 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同一关系就是对 等关系,一般的“定 义”就是这种关系,即 甲=乙。如: 正方形是四条边等 长、四个角相等的四 边形。从属是主语属于宾 语,即宾语是一个大 类, 主语是其中之一。如:读者文摘是杂志。 (6)存

6、现句 表示人、事物存在或 出现、消失的句子是 存现句。 存现句的特 点有三: 第一,主语常是处所 词或时间词。如: 门口丨站着两个兵。 台上丨坐着主席团。 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 消失的动词,即不表 示动作,只表示动作 产生状态的持续。如 海上丨升起了一轮明 月。(表示出现) 到 处 丨 是 欢 乐 的 群 众。(表示存在)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 往往是动作的发出 者。 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 句。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 两个兵在门口站着。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在台上坐着。3、单句的复杂化和 单句的分析 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 都由词来充当,这个 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复杂短语

7、充当 句子的某一个某几个 成分,单句就复杂了 这复杂短语的道理是 一样的。复杂单句概括起来说 有两大类: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 或复杂短语来充当。 如: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 神丨鼓舞着我们(主 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 花。) (宾语由偏正 短语充当)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 杂化。如: 这是(我的老朋友) 的作品 (定语由偏正短语充当)1949 年 10 月 1 日,毛 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了!”(状语由多 个短语充当) 我们的同学来(自全 国各地) (补语由介 宾短语充当) 还有的句子由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 如:我

8、相信, 雷锋的榜样 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 确的生活道路,而且 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 思想、旧习惯坚决斗 争的勇气。 复杂单句要进行分析 时,需先找出主干。 单句的主干是指把句中所有的定语、状语、 补语都压缩掉以后剩 下的部分,也就是主 语(或主语的中心语 动词(或动词的中 心语)宾语(或宾 语的中心语)。找出句 子主干常常是检查病 句的好方法。 复句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 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 组成的句子称为复 句。组成复句的分句 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 以是非主谓句。分句 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 顿,书面上用逗号或 分号表示。分句之间 的关系常用连词、副 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

9、语来表示,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 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 逻辑事理关系, 复句种类: 1按层次多少分:a. 般复句(一重) 例:因为今天下雨, 所以他迟到了。b.多重复句(二重、三重、X重复句)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按分句关系分:a.联合关系结构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例: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常用关联词:又,又一边,边是,又是一 方 面 , 一 方 面承接复句:几个分 句是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事,分句次序一 般不能随意改动。 例:过了那树林,船便 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 便真在眼前了。常用关联词:,又(还)(便,于是)

10、(先),然后(再,接着)递进复句:分句间 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程度更深,数量更 大,范围更广)。例:他不但是“三好学 生”,而且是“优秀班 干部”。 常用关联词 不但,而且 不仅,还,甚至尤其是选择复句 :分句表 示从两件事中选择一 件。(分句可以不止两 个) 例:要么我们被困难吓 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 常用关联词:不是,就是不仅,还 ,甚至, 尤其是b.偏正关系结构(主 从):转折复句:后一分 句是前一分句意思的 转折(相反或相对). 例:虽然金子很名贵, 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常用关联词:虽然,但是 尽管,但是 ,反而 ,却 ,不过因果复句 :前一分 句表原因,后一分句表 结果。(或:前一

11、分句 说依据,后一分句说出 由依据推出的结论)例:几房的本家大约已 经搬走,所以很寂静。常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既然,就假设复句:前一分 句表示假设情况,后一 分句说这假设实现就 有结果。例:如果你愿意,我就 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常用关联词:如果,就要是,就若是,便即使,也,不过条件复句 :前一分 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在条件下要产生的结 果。例:只有春天的到来, 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常用关联词:只有,才 只要,就 无论,都不管,也除非,才*复句:(与单句的区 别)1 分句与分句在结构上 互不包含,互不做对方 的句子成分(相对独 立)。(复句例子): 一种是教条主义, 一种是经验主义

12、: 两种都是主观主 义。(说明): 都是分句,都互不做对 方的句子成分(单句例子):他到北 海边细心观察: 哪 天桃花开了, 哪天 柳絮飞了, 哪天布 谷鸟叫了。(说明): 虽都是主谓结构,但都 作为全句宾语,不能作 为复句的分句。2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不 参加句子成分的分析 (放在句子结构之 外)。(复句例子):只要我 们努力学习,就能学会 许多新知识(说明):只要就 应放在句子结构之 外。(单句例子):无论什 么地方,无论什么时 候,都有对立的方面。(说明):无论作为 状语,限制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参加 句子成分分析。*注意:一般情况下, 关联词语所联结的句 子的两个部分,如果是 主谓短语或动词短语, 那就必是复句。如果是 名词短语或介宾短语, 那就是单句。3 一般的短语或词不能 充当复句的分句。(复句例子):没有共 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说明): 没有共产 党是个谓语结构,可 充当分句。单句例子):只有共 说明):共产党是产党,才能救中国。个一般的词,不能充当 分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