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05729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嫉妒忌讳投奔奔波行辈行将就木B . 拜谒摇曳悱恻绯红窈窕挑灯夜战C . 滥觞国殇睥睨媲美宁愿宁缺毋滥D . 应届应答铁箍沽酒佣金蜂拥而上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线字读音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湮没(yn)寥落(1io)强悍蛊惑耸人听闻寒盟背信B . 婆娑(su)希冀(j)妖娆斑纹日薄西山殒身不恤C . 慰藉(ji)修葺(q)酝酿遗憾无所是从芸芸众生D . 栅栏(zh

2、)濒临(bn)桀傲绿茵黯然失色涎皮赖脸3.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依乎天理 , 批大郤,导大窾B .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C . 不远千里而来D .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 (2分)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B . 东篱把酒黄昏后C . 雁过也正伤心 , D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 (2分)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例:固一世之雄也A . 积土成山B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C . 人非生而知之者D . 不拘于时6. (2分) 下列词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篱

3、/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7. (2分)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A . 第一句诗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B . 第二句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C . 第三句诗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

4、及美好的祝愿。D . 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8. (4分) 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薄雾浓云愁永昼,_。佳节又重阳,_,半夜凉初透。_,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_,人比黄花瘦。三、 诗歌鉴赏 (共13题;共108分)9. (8分) (2017高三上赣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城秋霁戎昱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注】戎昱(约744 年一800 年),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年

5、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螮蝀(dDng),虹的别名。(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句“霁后江城风景凉”呼应诗题,其中“风景凉”既写出雨后天气的清凉,也暗指诗人内心的凉意。B . “岂堪登眺只堪伤”一句写道,诗人不愿意在登高远眺时只有伤感愁绪;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洒脱乐观。C . “万事无成空过日”句中,“万事无成”暗含漂泊多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哀叹,“空”字加深了此种情感。D . “十年多难不还乡”与韦庄菩萨蛮中“未老莫还乡”一样,表明久居异乡已成习惯,不愿归乡的想法。E . 尾联“恨”“愁”直抒胸臆,心中之“恨”不知道何处可以消除,只能化为愁情,伴随黑

6、夜,无尽悠长。(2) 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诗中的颔联进行赏析。 10. (10分) (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 , 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梅花落:乐曲名。(1) 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2) 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11. (8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7、。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1)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 . “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 .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

8、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 . “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E .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2)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2. (10分) (2018泰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

9、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阑干:星光横斜参差的样子。(1) 请赏析本诗写景的艺术手法。 (2)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门。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 13. (8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此时,苏轼40岁,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

10、隔遥远,故称“千里”。(1) 关于词的上片,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直写夫妻生死相隔,如今已是十年,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B . “不思量,自难忘”,“不思”与“难忘”看似矛盾,但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诗人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情感,夫妻情深,难以消除。C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诗人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心情极为沉痛,如今远隔千里,凄凉也无处可话,孤苦难消。D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诗人想象自己假如与妻子再见也应互不认识,表达了自己年老孤苦的无奈与痛苦之情。E . 词的上片直接破题,抒发诗人对亡妻的深情,诗句

11、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寓意却十分深刻。(2) 请找出词中“记梦”的部分,并加以赏析。 14. (8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注释】(1)问遗:赠予。(2)绍缭:缠绕,装饰。(3)拉杂:堆集。(4)妃呼狶:妃,悲:呼狶,唏嘘。(5)晨风飔:晨风,雉鸡;飔,思。(6)高:同“皓”,东方发白。(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12、( ) A . 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B . 诗人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作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感情变化。C . “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D . “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E . 本诗通过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2) 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请根据两首诗内容简要概括。 15. (10分) (2016高二上郸城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巴西

13、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杜甫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注】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1) 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6. (8分) (2017高三上唐山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尽郑獬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夜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14、。(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待得很清楚。B . 第二句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怅,连春风也风趣地来责怪自己。C . 颔联写了正值小雨初霁,落花飘满山溪,生动的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晚春风景图。D . 颈联写行人在山间行走的感觉,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以致行人找不到归乡的道路。E . 尾联写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行人洋溢着如羁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2) 全诗最后一句的重点在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作者情感。 17. (6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蝶恋花别范南伯宋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