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5709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L15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 计(有全套图纸)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际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摘要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 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 键 词:农业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1.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

2、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 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 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 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排放的一种 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 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 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 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 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 循环型农业的创新。1.

3、2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明确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明确为:保 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 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 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 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 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 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 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

4、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 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 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 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农业是中国国民经 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 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 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 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

5、加广泛的重视。1.3 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 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 以资源高效利用 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为基本特征。其次, 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注 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倡农业的产业 化经营, 实施农业清洁生产, 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 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利用高新技术优 化农业系统结构, 按照“资源- 农产品-农业废弃物- 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 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2.

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化目 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 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 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 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 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 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 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 恶化

7、,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 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 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农民很难依靠传统 的农业生产方式来提高收入,而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为农业发展指 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 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 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

8、群众日益增长 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 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 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 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 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是经济效益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 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 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 循环获得

9、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 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 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 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 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 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 这种大循环无疑促 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 效益, 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 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 或根本没人关心, 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 将废弃物集中 处理, 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产业化经营, 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

10、结构效应,循环型农 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 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 ,即不需要增加任何 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 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 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企业小 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 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 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 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

11、。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 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 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3. 当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探索其主要是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用资料,或者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再利用运作形式。其 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比如,在生态农业综合 开发中,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 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生态工程,可将农作秸秆等废弃物和家

12、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 向农田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有机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也 是再利用运作模式的又一重要内容。再循环链接形式。主要可分两类, 一类是农产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质量发生了变化,不能按原用途消 费,可经过分类处理改变用途,既可减少农业通过最终产品向系统外 输出污染物,又能增加可利用的物质与能量来源。如变质水果和蔬菜 类可转化成肥料,次等粮食可加工成酒精;另一类是从保护生态环境 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加工成环保农业生产资料,如可降解地膜、营 养钵、生物柴油等生物产品。4. 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4.1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

13、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 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 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 规体系, 使污染者治理, 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 尤其是广 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 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 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 的职责范围, 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 时, 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 调节和影响农业 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 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4.2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 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14、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 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 二 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 三是在农业科研 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 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 加 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4.3 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 GDP 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 建立绿色 GDP 核 算体系, 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 长机制之中; 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 成果, 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 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 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

15、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 的需求, 和国际标准接轨, 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5.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5.1 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分-效益驱动机 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 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 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 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 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 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

16、资金补助、贷款贴息 的支持,对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3) 通过政策调整,发展弄特循环经历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 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 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5.2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1) 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 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 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 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 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使他们义不容辞的社 会责任。同时,政府个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着宣传教育力度,使他 们的行为能落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