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词体艺术简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56351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词体艺术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词体艺术简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词体艺术简述一、词之特质今人赏词,当对词之特质有所了悟。词之特质,择要而论,忍寒居士在其论词之作法中将其归纳为雅、婉、厚、亮四字。(一)、雅- 即清新纯正。 观宋人词集, 有乐府雅词宝文雅词书舟雅词紫薇雅词等,知宋人为词,以雅为上。尤重避俗,俗,庸矣,非通俗尔。通俗为明白如话,庸俗则情趣低鄙。词自避俗外,亦当避熟,盖熟亦俗也。初创为美,继袭为熟。 词源曰: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点化前人词句意境,当自出新意,若沿辙驱车,步1足后尘,视为诟病,诚不足取也。除俗、熟弊词外,怪词、淫词亦不可为, 怪则不纯, 淫则不正, 不纯不正, 亦非雅词。金应圭论词有三弊:淫词、鄙词、游词是也。(二)、

2、婉- 温柔缠绵。 词之所以异于读者,尤在婉矣。诗有婉与不婉,词则非婉不宜。诗过婉则嫌弱,词不婉则嫌率。名家佳词,无不尚婉。苏、辛二氏,天纵豪放,似不尚婉矣,然二公性情纯厚,健笔绕指。苏词如云: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 辛词如云: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摧刚为柔,缠绵悱恻,婉丽非常。(三)、厚 - 沉郁顿挫。厚与雅、婉,皆相因而生。能婉既厚,能厚即雅。盖厚者薄之反,薄则俗矣。浑成、厚重,词之根本。(四)、亮- 名隽高华。 重则潜渊, 高则腾天, 谓之亮。亮者,清音直揭,鹤唳长空,高朗揭响之意也。沉郁厚重之作,以亮音疏宕词气, 则更具飘渺灵动之妙。清真词云: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

3、天际”,梦窗词云:“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白石词云:“淮南皓月2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皆振拨警动,意境邈远,笔无停滞。词谓豪放、 清空之说, 无外俱一“亮”字,其意存也。雅、婉、厚、亮,各守其重,互为兼通,相因相济,为词之正要。二、词之流派今人赏词, 言及风格流派, 常以婉约、 豪放纵论。 婉约、豪放之论,源自明代张綖文体明辨序论: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宗。此论影响甚远,延及当代。婉约词派,表情达意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词“专主情致”之特点,取材多限儿女私情,离情别绪。表现手法蕴藉缠

4、绵,风格绮丽,尤以美学法则反映生活,“言情”是其主要特点。婉约词另一特点是“以美取胜”。词人以美语、美形、美境、美意,展现自然与生活之美,彰显人性纯雅高洁之辉。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其领军人物。3豪放词派,以苏轼、辛弃疾为帅,于词中引入豪放清雄之气,“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当临镜笑春,不顾侪辈”(王灼碧鸡漫志),擅长“以诗为词”,题材广博, 境界宏阔,意韵浑厚,开一代词风。然此派将议论句式、散文直述乃至文字游戏赘入词内,消减比兴之喻,致失形象,视为其弱。词国风貌,景象万千,实非单一风格流派所能概括。词之风格 ,沉雄豪放, 缠绵委婉, 飘逸俊秀, 旷远清幽,顿挫沉郁, 清空隽永, 自然

5、简朴, 柔雅细腻等等, 包罗万象,异彩纷呈。词间流派,有周济的四家说,郭麟的四体说,戈载的七家说, 陈延焯的十四体说等等,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当代学者祝南先生在其词学论集中将词之风格流派归为八类,颇显一番见地。(一)、真率明朗:以柳永为代表。不事假借,极少粉饰,委曲详尽,妥帖谐叶,铺叙展衍,绵密细致,于明朗处见深切。后继词学大家- 婉约清新、典丽精工一派词人均受其影响。(二)、高旷清雄:以苏轼为代表。扩展词之境界,外4延至诗歌、 散文领域。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纵横驰骋,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胡寅酒遍词序)。黄庭坚、叶梦得、朱敦儒

6、等可归入此派。此派词作因取材易,出笔快,间有慵滥肤浅之作,品者自当留意。(三)、婉约清新: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铺排凝整,婉转含蓄,精雕不露刀痕,浑融不失纤巧,妍媚婉约,情韵兼胜。谢逸、赵长卿、吕渭老等程度不一,有此倾向。(四)、奇艳俊秀:以张先、贺铸为代表。笔力精健,彩藻艳逸为其共通之点。意境奇横,句调惊警,雄奇俊伟,神采飞动,比之柳永、秦观,用笔别成风格。此派词人尚有李之仪、周紫芝等。(五)、典丽精工:以周邦彦为代表。“融诗入词”是其特质,与苏轼“以诗为词”大异其趣。遣意矜慎,用语精炼,结构严谨,音律谐叶,已臻极致。万俟咏、晁端礼、徐坤、田为等为同一派别。(六)、豪迈奔放:以辛弃疾为代表。

7、豪放之气源出苏5轼,经贺铸、张元乾等继发,到了辛弃疾,终成气候。此派词风雄奇跌宕、 豪气奔越, 驱词遣意于经史子集,自然合度,犹探囊取物,挥洒随心。陆游、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为此派词人。(七)、骚雅清劲:以姜夔为代表。极意创新,力扫浮艳,运质实于清空,以健笔抒柔情,骚雅清劲,高远精妙。此派以史达祖、高观国、周密、王沂孙、张炎为要。6(八)、密丽险涩:以吴文英为代表。此派精研字面,烹炼句法,极意雕琢,工巧丽密,以致过求之下,陷于险涩隐晦。世人褒贬不一。尹焕、黄孝迈、楼采、李彭老等当为一路。词学之道,立意为先,词情为上,词达极致当是浑化天成,情韵高致犹似阴阳感通。词学大家,常能随物赋形,因宜应变,

8、词风虽秉承一体,亦是风格多样,千面一人。今人赏词,断不可拘泥成规,自设藩篱,以致食古不化。初时可众览导引,继之以己之好择派而入,精心研习,细加鉴赏,必有所得。词体艺术,除前述赏词浅析(一)论及词之节奏外,与词的语义建构、体式等亦密不可分,择要分述于下:一、词体艺术,首先体现词迥异于律诗的“错综节奏美”。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句式的音节构成及词之章法上。句式音节构成中的错综节奏美主要体现在词句的长短相间(即词以长短句为主)、奇偶相寻(即词中奇、偶句交7互运用,奇数句主“流动”,偶数句主“婉媚”)、三字尾与两字尾交替使用(词中常间或采用“上一下四”结构,如柳永慢词:“渐霜风凄紧”八声甘州、“动悲秋情绪”

9、雪梅香、“每登山临水”曲玉管等,以领字带四言句将五言句式切换,转化为“两字收尾”性质)。章法的错综主要体现为各片的不对称式重叠,如柳永乐章集 共计一百二十七个词牌,仅十六调为对称式重叠,余皆为非对称式重叠词牌(由此可见一般)。在各片不对称重叠的框架中,词的错综美得到了完美的演绎。二、语义建构在词体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诗歌艺术创作中,语义建构为诗词共同之要件,并而论之。语词的选用、独特的排列组合以及不同修辞手段的运用,是构成诗词语义建构和表现的基本单元。在诗歌创作中主要体现为语义的倒装、语词的叠用、意义的偏转、变异及语词的超常使用(如通感(1)等。前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常常采用“积极修辞

10、”手法,借助比喻、比兴、夸张、象征、借代等修辞手段,使语义及8语符之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偏转、挪移、背离、变异等,这种偏离形成了语符对内在意义的间接性表现,从而扩大作品的意义空间。今人在阅读与欣赏过程中,应减少偏离,通过归化与还原,把握作品真实的内在意义,从而获得创造性的审美享受。三、词之体式为词体艺术独有之特质,钟鼓书堂词话曰: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词体演展,以小令为先,其后有引、近、慢,宋人将令、引、近归为令词类,四体简称“令”、“慢”。明代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将“引”、近”归入中调。“小令”集于唐五代,亦称“歌令”、“令曲”、“令章”,源出“

11、酒令”(承焘语),后经文人之手得以发展,始成小令;宋人取小令曼衍其声,增添字数,谓“引” ; “近”为词体之一,为“近拍”简称,字数介乎令慢之间,长于令短于慢(亦有例外)。为论述便,沿引宋人称谓,词体缩称令词与慢词两类。9(一)、令词的体式特点( 1)短小精练短小精练是令词体式特点之一。令词篇制短小,表现内容多摄取生活片段或情感触点加以描述。与体制内容相联系,语言则具有精练之特质,字词精雕细琢,高度凝炼。( 2)曲折多变令词体式另一特点是曲折多变。令词篇幅紧凑,结构谨严,曲折婉转,多用换韵,以见跌宕变化。慢词(长调)每一韵到底, 绝少换韵。 令词转韵, 致使层折多端, 姿态百出,得一唱三叹之韵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