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5623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同情”为话题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围绕“同情”这个话题,发散学生的思维,着力在课堂上让学生解决“什么是同情?即同情的本质是什么?”、“哪些人(事)值得同情?为什么?”、“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同情?”这三个问题。2、在作文指导课上,要学生当堂作文,效果并不是很好。关键在于要在课堂上厚实材料,要让学生觉得“原来这个话题有这么多的东西可写”。用材料来充实课堂。3、调动学生,来积极地参与课堂,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教学的难点重点:1、发散学生的思维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搜集有意义的材料充实课堂。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预设:导入: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英国学者罗素说:“爱

2、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倾听历史,前人悲天悯人的呼号犹在;环视人间,到处都有着人们苦痛的呻吟。面对着这些痛苦与不幸,你想过些什么,或者做过些什么?你听说过什么,你又期待着什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02页,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个“同情”的话题。1、 生活中哪些人会引起你的同情?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同情一个人(一件事)时的感受。2、 以图片为材料,用图片的组合来冲击学生的视觉,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说说看图片的感受,自己为什么同情他们?(5组图片)(1)追求知识,他们“山当书桌月当灯”,渴望有一本像样的练习本和一套完整的书桌。(2)大山里的渴望:在我出入

3、肯德基店门的时候,在我们在繁华的步行街穿梭的时候,他们的视线看到的是大自然屏障的回音。(3)为了生计,他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为了生计,他们用肩膀将刀子般的纤绳磨断。(4)他们的花季和雨季,没有蜜蜂和蝴蝶的喝彩。(5)他们本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3、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充满了贫苦悲惨的人和事,假如有一天我们面对他们,是袖手旁观还是用我们的一颗火热的心去关心他们那颗破碎的心?为什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付出自己的同情?(为什么会同情?)(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充实材料) 明确:(1)同情是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发生共鸣。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4、,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教师点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这

5、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感情。“文贵情真”,古人说:“情动于衷而行于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教师点拨:琵琶女悲苦的身世,引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共鸣,在深深同情被压迫被损害的社会底层妇女的同时,也在自叹身世,以至于“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这是一种真正能体会到琵琶女内心痛苦的同情。所以著名的作家冰心说:“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2)同情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展示材料)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谢安)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日:“阿奴欲放去

6、耶(邪)?”遂遣之。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三十三 译文:谢奕当剡县的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罚他喝烈酒,甚至喝道大醉还不让他停。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子坐在哥哥膝边,劝说道:“哥哥,老人家很可怜,怎么可以这样呢?”谢奕听了改变神色,说:“阿奴(谢安)想放走他吗?”于是打发老头走了。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主脑人物,然而这天真的仁爱的赤子之心实是他伟大人格的根基。 摘自论和晋人的美宗白华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黜免第二十八二译文:桓温进入蜀地,到了三峡,军队中有人捉到了一只小猿。母猿沿

7、着岸哀声号叫,跟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然后跳上船,一上船就死了。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已经一寸一寸断开了。桓温听说后大怒,下令免去了那个捉小猿的人的官职。 一代枭雄,不怕遗臭万年的桓温也不缺乏这英雄的博大的同情心。摘自论和晋人的美宗白华不管是流芳百世的贤相,还是遗臭万年的奸雄,同情心都是他内心深处的一方净土。引入课文102页中的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德国的哲学家尼采说:“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美国的马尔登说:“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的礼物。”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同情是否可以无原则无节制地给予?)(学生代表发言)(1)教师引入材料。大家不要忘了滥用自己的同情所带来的后果。农夫和

8、蛇: 农夫在冬天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可怜它,同情它,就把蛇拿起来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过来,回复了它的本性,就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快死的时候说:“我这是该死呀,竟然去怜悯那恶人。”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邪恶的人是不会变的,即使别人对他十分友善。像蛇狼这样本性凶残的畜牲,对它仁慈,同情它的不幸,就等于对自己和对所有善良的人的戕害。所以奥地利哲学家茨威格说过:“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的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 所以,我们碰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和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进行碰撞,即使对方是哲学的泰山,

9、文学的北斗,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2)我们用怎样的方式去同情别人呢?在许多同学看来当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向我们伸来颤抖的双手时,我们大方地施舍了钱财;当一件悲惨的事情发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我们情不自禁地施舍了眼泪,这就是同情。可是,施舍=同情吗?(学生发言回答,举例说明观点)教师展示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写同情是什么。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译文: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拖着鞋子,歪歪斜

10、斜地走来。黔敖左手奉食,右手拿汤,吆喝着对他喊:“喂,来吃!”饿者抬头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

11、,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乞丐 屠格涅夫教师参考资料:“同情”是善良的忠告者,噙着泪水使人生神圣。 法朗士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经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 茨威格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傲慢地施舍连将要饿死的人都嗤之以鼻。真正的同情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平等的情感流动。同情的美是流动的美,平等是她的前奏曲。同情,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同情这个话题,真正的同情应该是本着尊重平等的态度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与他发生共鸣。它是一种精神品格,是一种情怀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文学命题,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让同情之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让同情之河在我们笔底流淌吧! 作文:请大家在课后以同情为话题,参照我们手头的材料,或者自己寻找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