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05521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湘教版】选修六: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措施。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生态性状,保持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土地生产能力不断恢复更新。2主要措施:植树造林。3防护林带类型: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4防护林目的: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良好条件。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思维活动1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

2、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2我国营造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这些防护林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三北”防护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减轻旱灾的作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3)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重视生态条件的限制。2土地整理(1)概念: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

3、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2)条件: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3)意义:可恢复土地生产功能,或作为备用耕地。思维活动3“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和“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相矛盾吗?答案不矛盾。加大开发耕地力度并非单指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包括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措施。若是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反而会引起土地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来实现,而不能依靠开垦新的宜农地来实现。生态条件恶化的地区还要做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沼泽,

4、做到开发耕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4举例说明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答案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开辟为耕地,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探究点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探究活动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B是_;C是_等省的山区。(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_,其作用是_。E是_,其作用是_,同时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在长江中

5、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台湾、福建、江西(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使入河泥沙减少,从而使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减少洪涝灾害。反思归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途径。种类目的植树造林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防御风沙

6、、洪涝等自然灾害耕作方法防风林主要适合平原和滨海地区;梯田适合南、北方山区;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适合北方缓丘岗地;保护性犁地和轮作适合北方平原地区减少水土流失(2)我国主要的生态林工程及其生态功能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其所在的地区不同,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迁移应用1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

7、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答案(1)B(2)B解析本题考查了植被和输沙率的关系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图中显示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则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探究点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探究活动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发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08年中国

8、耕地面积净减少速度放缓,耕地总面积18.257 4亿亩,净减少29万亩。材料二2009年6月25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材料三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1)描述2001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2)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答案(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减少的速度也呈下降趋势。(2)在生态脆弱的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会加剧灾害的发生。(3)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进灌溉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提

9、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法保护耕地。反思归纳我国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主要措施我国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措施具体表现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针对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了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复垦,恢复土地的生产功能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

10、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迁移应用2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的“空心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水资源紧缺 B交通不便C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D居住环境改善答案C解析农村众多的“空心村”,既导致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也对农村的居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措施,主要是用来治理()A塔里木盆地的荒漠化 B内蒙古高原的沙尘暴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2图示措施适用于()A陡坡 B缓坡 C塬 D平地答案1.C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起伏较大,且利用鱼鳞坑植树造林,可知其主要是用来治理水土流失。第2题,利用鱼鳞坑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适宜布局在地面坡度较为陡峭的山

11、坡。读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34题。3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B地表整体下沉C耕地分散 D耕地面积扩大4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A退耕还林 B退宅还耕C土地复垦 D修筑梯田答案3.A4.B解析第3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它会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4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5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平均坡度()平均海

12、拔(m)占用耕地0.94674.46增补耕地8.401 830.19(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解析第(1)题,通过表格信息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从思想教育、法律法规、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基础过关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13、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乙处坡度最大,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甲、丁地势平坦,丙处位于山脚,坡度较小且为梯田,均不易引起水土流失。2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A轮作 B修筑梯田C保护性犁地 D防风林答案B解析所列的四个选项都是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但最适合低山丘陵地区的是修筑梯田。“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_的最佳措施()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A B C D答案C解析从成因上

14、看,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是植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4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水源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薪炭林A B C D答案D解析“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57题。5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_()A1% B20% C19% D21%答案C解析在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占20%,在土地资源构成图中不适宜地占1%,二者的差就是区域的土地后备资源。6该区域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