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5313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精品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继承了中国电影发展史各个时期的女性形象特征,比如:贤妻良母型, 被压迫而被革命解救型,生产劳动中的女强者型等。在众多展现中国西部人文情怀的影片 中,大多描绘了一个 落后的中国西北曾经面临的和正在经历的生 存困境。影片通常采用具有 西北民俗风情的婚丧嫁娶仪式、爱情悲剧故事、日常生存状态为切入视角。其中,女性是西部独特人 文地貌养育的果实, 又是西部生生不息的 活力所在。本文试从中国西部电影的代表作品从发,取文本分析的角度 来梳理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历程。一、“情”、“欲”的挣扎:如果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西部电影,是一个逐渐把 “欲

2、望”从人们凝视中逐渐削减和提出的过程, 那么从二十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电影, 也可以说是一个把“欲望”的目光 还给人们 的过程。1女性的“情” “欲”选择与抗争在一个人伦压制人 性的时代显得极为艰难和宝贵。无论是在粗犷厚重的黄土高原还是 曲折 幽绕的深宅大院,旧时代的女人们怎么都逃不掉一段注定无果的情感和悲惨的命运。电影红高粱中,“九儿”做着出嫁前最后的打扮, 中年已婚妇女按照规矩在新娘面前喊出,“盖头 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可以说,这场戏对“九儿”之后的命运做了暗示和预测,那就是 女人不能做“出格”的事,如果超出千百年的习俗必然会厄运不 断、婚姻不幸。事实

3、上,“九儿”的婚姻 一开始就没有感情基础模式。(丈夫是“麻风病人”),而是一种延续千年的人财交换的生存“九儿”内心对于这门婚事的不满和深深的绝望,使她藏着一把剪刀坐进了花轿。在那个时代,这是能够代表大多数妇女的逻辑:宁死不从。在此,女性身体是女性属于自己的全部,但却不拥有支配权。在这样的矛盾处境之中,影片中的女性人物在外部因素的不断刺激和逼迫下最终 只能选择用身体去对抗残 酷的现实。在一个人伦压制人情的时代,女性悲惨的命运仍旧是要靠男性才能得到解脱。二、“大地母亲”地守候:中国电影早期的银幕女性形象拥有贤妻良母这一角色类型,并且这个类型在西部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创新。电影双旗镇刀客中,“好妹

4、” 一出场就面临着“娃娃亲”的选择,她具备了西北女子的特征一一吃苦耐劳、善良泼辣。她帮助父亲料理小店,烧水做饭,指点“孩哥”如何从马排骨上剔下马肉等,这些已经很好的展现出她作为一名劳动女性的特质。“好妹”是剧情的衔接的关键,“孩哥”为她而来,为她杀人,为她被“沙 里飞”欺骗,为她与“一刀仙”决斗,最后为她离开了双旗镇。对于“孩哥”这样父母双亡的少年来说,他人生成长的关键人物恰恰是作为女性的“好妹”。“孩哥”出镇寻找“沙里飞”望其能够帮助对抗“一刀仙”,“好妹”则日日站在土嫄上守候其归来,这是一个远景镜头,“好妹”孤单的身影和昏黄的沙漠构 成了一幅包含着母盼子归、妻盼夫归含义的画面中,“孩哥”在

5、“好妹”身上找到一个怀抱和一种确认。在某种意义上,“九儿”养育了一群酿酒的男人们,“菊豆”养育了染坊内的三个男 人,“好妹”养育了 “孩哥”,“五朵梅”(影片在那遥远的 地方中人物)养育了客栈中流离失所 的人们。这些女性形象一 同构成了西部土地上“母亲”的形象。三、“走出去”意识地觉醒:电影黄土地中,“翠巧”在古老的黄土地上用自己的生 命做着抗争。 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什么样 的婚姻制度,这就是“翠巧”的命运。作为女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 被“打 发”出去,甚至被当成一种物品,被交换、被出卖。一旦出嫁, 再回娘家,却更像是客人。在“没有吃食,啥恩爱?”这样简单 的道理 下,“翠巧”的婚姻必

6、然与吃食之有无联系在一起。“1939年”初春,“顾青”来了,而随着他的离去“1939年” 也随之而去,黄土地陷入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 但“翠巧”的命运却悄悄发生着改变。她终于意 识到能够拯救自己的不是“顾 青”,或许也不是自己, 但她终于向着那 条最终吞没自己生命的 黄河迈出步伐时,为自身命运的所做挣扎已经具 有了行动的意 义。2在此,“秋菊”(电影秋菊打官司中人物)、“张美丽”(电影美丽的大脚中人物)至U “图雅”(电影图雅的婚事中人物)是时代躁动下女性形象的代表,她们生活的环境仍然没能如预料中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足的生活和满意的情 感在新的变化下反而遭受着更加严峻的选择。但是,她们作为中

7、 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延续和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启示,“秋菊”的执着、“张美丽”的无私、“图雅”的坚强是中国西 部片中女性形象特征的继续,但时代的变化为这种特征赋予了新 的含义。四、结语在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承载了创作者们赋予的历史和文化含义。这些作品不仅透视出社会进程在电影艺术中所反映出的轨迹, 也反映出中国当代女性自身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在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生存压力下所呈现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随着电 影艺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逐 步提高,在电影创作中对于女性形 象的理解和把握也随之有了令人惊喜的进步,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以新生 代导演为主的创作群体 中。在这些具有严肃艺术创作理念的作品中,对于女性自身价值 的理解,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尊重,以及对于女性在现实社会中 多元生存状况的客观描述构成了当下电影艺术创作中一股不可 忽视的潜流。注释:1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 电影文化卷M,中国电影出版 社,2006年.2陈墨 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3曹小晶论文西部电影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电影艺切.术,2004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