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交通运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5289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交通运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上交通运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上交通运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上交通运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上交通运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上交通运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交通运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一、海上交通运输的定义:海上交通运输:简称海运,是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 包括沿海运输、国际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国际间商品交换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货物 运输量占全部国际货物运输量的比例大约在80%以上。此外,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 都是利用海上运输。二、海上交通运输的优缺点:优点:1、天然航道:海洋运输借助天然航道进行,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 强。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可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完成运输任务。2、载运量大: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化的造船技术日益精湛,船舶日趋大 型化

2、。超巨型油轮已达60多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1。3、运费低廉:海上运输航道为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所建,经营海运业 务的公司可以大量节省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 单位运输成本较低,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4、运输的国际性:海洋运输一般都是一种国际贸易,它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不同的 国家地区的个人和组织,海洋运输还受到国际法和国际管理的约束,也受到各国政治、 法律的约束和影响。缺点:1、速度慢,风险大:海洋运输是各种运输工具里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由于海洋 运输是在海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台风,可以把一运输船卷入

3、海底,风险 比较大,另外,还有诸如海盗的侵袭,风险也不小。2、不完整性:海洋运输只是整个运输过程的一个环节,它的两端的港口必须依赖 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三、海上交通运输的主要作用:1、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国际海洋货物运输虽然存在速度较低、风险较大的不足,但是由于它的通过能力大、运 量大、运费低,以及对货物适应性强等长处,加上全球特有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国际贸易 中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进出口货物运输总量的80%90%是通过海洋运输进行的,由于集 装箱运输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使货物运输向集合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且节省了货物包装 用料和运杂费,减少了货损货差,保证了运输质量,缩

4、短了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2、海洋货物运输是国家节省外汇支付,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我国运费支出一般占外贸进出口总额10%左右,尤其大宗货物的运费占的比重更大, 贸易中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术语,争取我方多派船,不但节省了外汇的支付,而且还可以争1 TEU(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是标准集装箱,系集装箱运量统计单位,以长20英尺的标箱(即 8英尺、8英尺、20英尺)作为标准。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取更多的外汇收入。特别把我国的运力投入到国际航运市场,积极开展第三国的运输,为国 家创造外汇收入。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的发展中国

5、家都十分重视建立自己的远洋船队,注 重发展海洋货物运输。一些航运发达国家,外汇运费的收入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柱。3、发展海洋运输业有利于改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海洋运输是依靠航海活动的实践来实现的,航海活动的基础是造船业、航海技术和掌握 技术的海员。造船工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又可带动钢铁工业、船舶设备工业、 电子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改善。我国由原来的船舶进口国,近 几年逐渐变成了船舶出口国,而且正在迈向船舶出口大国的行列。由于我国航海技术的不断 发展,船员外派劳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已 进入世

6、界10强之列,为今后大规模的拆船业提供了条件,不仅为我国的钢铁厂冶炼提供了 廉价的原料、节约能源和进口矿石的消耗,而且可以出口外销废钢。由此可见,由于海洋运 输业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国家产业结构,而且会改善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4、海洋运输船队是国防的重要后备力量海上远洋运输船队历来在战时都被用作后勤运输工具。美、英等国把商船队称为:“除 陆、海、空之外的第四军种”,原苏联的商船队也被西方国家称之为“影子舰队”。可见, 它对战争的胜负所起的作用。正因为海洋运输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海上 航运事业,通过立法加以保护,从资金上加以扶植和补助,在货载方面给予优惠。四、世界著名航运组织:国

7、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于1948年,有162个成员国,是负责处理海运技术问题,协调各国海上安全和防 止船舶污染工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属联合国的一个特殊机构。海事立法是该组织的重要责 任之一,制定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3/78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MARPOL 73/78)和78/95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三大著 名公约以及事关人命财产和航行安全的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和1972年国际海 上避碰规则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文件。IMO还参与法律事项,包括赔偿责任和补偿以及便利 国际海上交通等问题。国际航运公会(ICS)成立于1958年,由

8、各国船东协会组成,船队占世界商船总数一半以上,代表海事界各 个行业的利益,包括散货船、油轮、客船营运人、集装箱贸易等ICS积极参与IMO及联合 国的事务,负责海上人命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法律及运营等。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IMCO)成立于190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组织,会员遍布120多个国家,有船东、经纪人 及保险协会三种正式会员和包括船级社、船厂等在内的副会员。现有约1000家船东会员, 控制了世界61%的船舶运力。通过发行杂志、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成员提供全世界 港口和海运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培训等服务,颁布反映国际航运总体利益的新法规、政策, 制定规范的标准

9、单证,联合船东和有关海运组织,采取一致行动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成立于1968年,现有正式会员船级社10家,是IMO中唯一能制定和应用规范的具有观 察员地位的非政府组织IACS负责拟定统一的船舶技术规则和要求,对IMO的标准作统一 解释,公布有关船舶安全营运和维修准则,为世界上90%的商船定级,以及受政府委托处理 各种事务。此外,还吸收成员在海上安全、营运等方面的经验,向船东和经营者提供各种准 则。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1896年成立于伦敦,后来移到汉堡。该组织曾因战争停止活动一段时间。1919年在荷 兰鹿特丹重新

10、组建,并于1939年迁回伦敦。ITF是国际运输工人工会的联盟。保赔协会(P&I)在英国,从1855年起,船东们为了对风险相互保护而形成了一些保赔协会,这些协会 被称之为保赔俱乐部(P&IClub)。他们保的险一般是常规船舶保险(船体和货物保险)所 不包括的内容。其功能是船东对第三者责任的保险,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对旅客和船员个人损 伤、货物的损坏或灭失、与其它船或物体碰转撞引起的要求赔偿损失。五、海上交通运输安全:水上交通安全的概念:水上交通安全,是指被水上交通工具运载的及水上交通所涉及的人命、财产不发生伤亡 和损失,或少发生伤亡和损失。水上交通的载体主要是船舶,水上交通安全又主要是船舶及 船舶上

11、的人命和货物财产的安全,因而又常被说成是船舶安全。水上交通安全通常用水上事 故多少和事故的大小来衡量和评判。全国水上交通安全的整体状态被称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水上交通事故的致因:根据致因,水上交通事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一类是由人为因 素造成的事故称为责任事故。自然灾害,包括恶劣天气和海况等,在目前人类经济科技水平条件下,有不可抗性。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根据国内外多年事故统计,水上交通事故,特别是海上交通事故,80%以上是人为因素 造成的或与人为因素有关。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只占20%以内。就是说,水上交通事故绝大 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或是人为因素参与

12、造成的。水上交通安全的行政管理:由于水上交通安全涉及公众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属于公共安全,因而各国政府都设有专 门机关对水上交通安全进行行政管理。如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和日本的海上保安厅。联合国也 设有国际海事组织,对全世界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统一规则和推动实施规则。我国的海事机构 (包括国家直属和地方所属的各级海事机构)就是国家设立的专门管理水上交通安全的行政 执法机构。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海事执法对水上交通安全的作用:就是提高水上交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人 为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和趋好。海事执法对水上安全的作用:是海事机构的主要社会功

13、能,是海事机构在国家和社会中 赖以存在的价值。由于海事机构有此重要社会作用,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才十分重视海 事机构,给予很大投入,配有高素质的人员和精良装备,来确保海事机构充分发挥好职能作 用,从而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和选民对社会安全的需求。海上交通运输安全大事记:1912年发生的“TITANIC”冰海沉船造成1500多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欧美的海事界对事 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后发现,此次事故中获救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的很大原因是救生艇数量总 定员数严重不足,使大多数乘客和船员、服务员因无救生艇可乘而随船沉人海底,葬身鱼腹。 因而,1913年13个主要海运国家,在英国伦敦召开了世界首次“海上

14、人命安全国际会议”进 行海事立法:所有客船必需配备有足够的供船上乘客和船员使用的救生艇及救生伐。通过立 法程序,这一规定成为了海事法规,并且很快变成了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海事法规,从此, 客轮上的救生设备总定员数都大于或等于了全船额定总人数,使以后的许多客船在发生事故 弃船中,乘客和船员、服务员都有了充足的救生艇可乘,免遭“冰海沉船”这样的厄运。这 一海事立法实施90年来使船上人员在弃船中没有配足救生艇可乘,而导致大量人命损失的事 故再也没有发生过。客观上挽救了成千上万水上人命,尽管没有准确统计数据证明,但这是 确信无疑的。八十年代国际海事界发现海上事故80%以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或与人为因素有关

15、的,其 中80%以上又是与管理有关,其中又有80%以上又是与船公司岸上管理活动有关。因此,IMO 进行海事立法,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并很快在缔 约国强制性推行。我国是缔约国,全国海事机构采取了积极履约和严格执行的海事措施,大 大减少了实施ISM规则船公司的船舶发生海上事故。据初步统计,我国第一批国际航运公司 实施ISM规则后的平均单船事故率比实施前下降3,平均单船死亡人数比实施前下降了 5。46六、海上交通运输业形势分析: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世 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在西太平洋海岸掀起一股新的热潮,而且进一步

16、加强区域经济和跨国集 团的开发都在为中国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面临大好的机遇,中国港航 业自身能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缺少大型油船和大型油船码头泊位,使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中 国轮承运率只占10%,不得不大量租用外轮运输。不仅需要支付大量外汇,也失去了中国海 运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的良好机遇。海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发展中国家因缺少资金,大多数进出口货物运输都不得不受 控于发达国家的船队,中国也未能免遭这一厄运。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和加快,这 一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如果解决不好,会形成不良循环。上、我国的海上交通运输业发展:凝浦K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量 不断增长,中国海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