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05188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8文言文二则 教案【名师教案集体备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课前准备教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步骤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 到老。多媒体课件。2 课时第 1 课时 囊萤夜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审美情趣。1.认识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内容一、激情入境,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引趣揭题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二

2、、初读诗文, 1.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的字用1整体感知,感受美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都可以。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 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 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6抽读词卡。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8指名读,互相评议。9齐读。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谈自己对字 词的初步理解。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学生

3、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 语气。指名读,教师相继指导,激励赛读。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过渡,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四、拓展延伸, a自由读。内化情感,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继指导。2表现美五、古诗表演 大看台,群英聚 会展示美c.齐读。1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开朗读会。 绘画。写话。当解说员。2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 学生理解,增强

4、学生记忆。3激励学生课外多读经典诗文。第2课时 铁杵成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 方法。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 精致与典雅。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学步骤一、温故知 新教学内容1.李白诗歌,比赛诵读。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欢3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小古文。(板书课 题 铁杵成针)2揭示课题,理解铁杵。(1)读一读 。指名读,读后评议(2)猜一猜。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理解汉字,要看偏旁

5、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 杵”呢?)(3)看一看。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 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1.出示文本,标好停顿。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 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二、初读课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文3教师引领,慢慢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下面两句话, 相同语句,不同断句。)在/象耳山下在象耳/山下4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书山中4标出停顿,自由朗

6、读。5同桌互读,互帮互辅。6看看部首,猜猜字义。世传/李太白/读老媪老妪(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三、细读感 悟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老妪”指的是老 奶奶或者老婆婆。)1.教师讲述。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 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2调调顺序,感受句式。(1)看,下面这三句话,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 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5(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练了。) 3猜猜“之”字,一字一句。(1)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老婆婆,你磨铁杵做 什么?)之问谁?问什么?(2)读一读带有“之”字的语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