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050832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11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22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23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94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7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7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84.3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184.4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95 指标解释 20、F1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陶瓷企业依法实 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陶 瓷行业清

2、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陶瓷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 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 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 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 3-5 年修订一次。本指标体系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起草。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1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陶瓷行业中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干压陶瓷砖生产企业、卫生 陶瓷生产企业。

3、2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 价两大部分。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 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 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 清洁生产程度。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 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 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

4、、概括性的指 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陶瓷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考虑到日用陶瓷、干压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本指标 体系根据这三类企业各自的实际生产特点,对其二级指标的内容及其评价基准值、权 重值的设置有一定差异,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到不同干压陶瓷砖之间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别,根据干压陶瓷 砖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为使本指标体系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并与GB/T4100-2006陶 瓷砖相对应,按吸水率大小即EW0.5%、0.5%10%将干压陶瓷砖分为三 大类,这三类企业其定量评价二级指标的基准值设置有一定差异。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干压

5、陶瓷砖生产企业、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 标体系框架分别见图1图6。一级指标能源指标资源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标 指 级 二综合能耗素烧工序能耗釉烧工序能耗标 指 级 二企业石膏消耗企业原料消耗企业吨瓷耗新水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标 指 级 二石膏模型使用次数产品铅溶出量产品镉溶出量花纸利用率釉浆利用率产品合格品率标 指 级 二废瓷利用率废石膏利用率废坯利用率废釉浆回收利用率修坯坯土回收利用率窑炉余热利用率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排废水量一级指标能源指标资源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外排废水量标 指 级 二废瓷利用率废坯利用率废釉浆回收利用率窑炉余热利用率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标 指 级

6、二釉浆利用率放射性水平产品合格品率标 指 级 二企业原料消耗企业吨瓷耗新水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标 指 级 二综合能耗喷雾造粒工序能耗干燥工序能耗烧成工序能耗一级指标指标 指 级 二综合能耗烧成工序能耗资源指标二级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标 指 级 二石膏模型使用次数釉浆利用率产品合格品率综合利用指标标 指 级 二废瓷利用率废石膏利用率废坯利用率废釉浆回收利用率窑炉余热利用率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干压陶瓷砖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标 指 级 二省级以上工程俄杓中心、中试基地改善燃烧系统全厂性污水处理匸次 及回用综合利用或消纳社会废物执行国家重点鼓励发 展技术的符合性环程核 钗审 杉产 /P标 指 级 二建立环境管理体

7、系并通过认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定性评价执行国家重点H 术的符合支励发展技”生环境管理体系 清洁生产艮建立及 审核标 指 级 二55万件以上高档卫生洁具省级以上工程俄杓中心、中试基地采用洁净气体燃料一次冲洗用水量6升及以下无匣钵烧成全厂性污水处理二次及回用综合利用或消纳社会废物标 指 级 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3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 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

8、: 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标准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 国家要求的数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重点大中 型陶瓷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最优水平的指标值。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 评价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 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 的比重,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陶瓷企业清洁生产实际效益和水平的影响程度大 小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各类陶瓷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

9、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 表1表8。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 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 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 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表1 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一级指标权重值二级指标单位权重值评价基准值(1) 能源 指标25综合能耗kgce/t 瓷151240素烧工序能耗kgce/t 瓷 10/n520釉烧工序能耗kgce/t 瓷 10/n450(2)15企业石膏消耗t/t瓷30.20企业原料消耗t/t瓷41.20企业吨瓷耗新水t/t瓷5普通瓷22骨质

10、瓷6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370(3)15石膏模型使用次数次2滚压1502注浆80产品铅溶出量mg/l3符合国标产品镉溶出量mg/l3符合国标花纸利用率%199指标釉浆利用率%199产品合格品率%399(4)20废瓷利用率%395废石膏利用率%298废坯利用率%299废釉浆回收利用率%299修坏坏土回收利用率%298窑炉余热利用率%570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元/t瓷4150(5)25外排废水量m3/1 瓷4骨质瓷50普通瓷0.5废水PH值16-9总铅mg/l31.0总镉mg/l30.1CODmg/l3150SSmg/l3200SO/非放浓度mg/m331430企业厂界噪声(昼)LeqdB(A)165

11、企业厂界噪声(夜)LeqdB(A)155烟(粉)尘浓度mg/m33400注:1、评价基准值的单位与其相应指标的单位相同。2、只在二次烧成时考核。3、中n的取值:一次烧成时n取1,二次烧成时n取2。4、与GB12651 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限值相同。表2干压陶瓷砖(EW0.5%)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值 权位值 thud 权一 能源指标一耗 匕匕 厶冃 合 宗 纟瓷 t e/ c g k6o44工瓷 t e/ c g k4o8瓷 t e/ c g k7o2瓷 t e/ c g k8o8一 资源指标一瓷 t / t8瓷 t / t8o3光 抛 E 446

12、a%679 生产 技术 特征 指标O1X率 用 利 浆 釉%289类 A类B类 c率 品 格 合 品 产%289一综合利用指标一O2%478%499浆 釉%299%5o8值 产 品560污染物指标32量4o3a96-CiH m3o5SSiH m329g m4o34B dq256B dq255度 浓 尘 粉 /| 烟g m4o44表3干压陶瓷砖(0.5%EW10%)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值 thud 权位值 权一 能源指标一1耗 匕匕 厶冃 合 宗 纟瓷 t e/ c g k6o22工瓷 t e/ c g k4o8瓷 t e/ c g k75瓷 t e/ c g k8o5一资源指标一瓷 t / t8瓷 t / t846a%679 生产 技术 特征 指标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