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04969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图表的运用在现行的中学地理课本中, 图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地图、坐标图表、表格图表、比例图表等。图表具有简明、生动、形象、易读等特点, 它能把文字与数字具体化, 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图表所提供论的信息, 以及它鲜明的色彩, 美丽的图片等,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学生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的感知, 不仅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 而且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第一, 地图的特点和作用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 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这也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和应用, 掌握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地图, 可使繁杂的地

2、理事物变为简单、直观的图像, 化抽象为具体, 降低了教材难度, 也容易在短时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例如在讲述中国地理“长江”“黄河”时, 师生共同分析长江、黄河的走向, 然后, 教师板画两干流图, 学生对照地图, 分专题查找沿途地形单元, 省、市、区, 主要城市、支流、水电站等重要知识点最后在空白地图上依次填出。整节内容浓缩在一张图上再配以不同颜色、字体, 既方便观察又方便记忆, 学生只需看图, 便知分晓, 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另外, 可利用地图进行“文”、“图”转换训练, 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 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

3、图联系起来, 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 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 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并迅速和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 进行“文”“、图”转换训练, 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 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记忆地理事物及其知识分布, 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第二, 坐标图表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在讲述坐标图表时, 一定要引导学生读懂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然后要通过读图, 找出图表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这种图表的文字说明少, 数据表示多, 表现的知识较为抽象, 但内容蕴涵极为丰富, 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水平

4、的重要手段。一般最常见的坐标图表有两种: 一种是曲线图表, 一种是柱状图表。曲线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变化一般在时间上要求跨度小, 连续性强。通过引导学生读图, 学生自己可以从图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通过读图表的形式并且是自己找出的规律, 它的记忆效果比老师直接硬灌要好得多。这样的训练, 也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柱状图表是在坐标系中按照时间发展和空间变化的要求, 用柱状高低表示事物的量变状况, 正确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的视觉效果好, 直观性非常强, 主要是通过对比等方式来揭示地理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趋势。这样的图表, 对比强烈, 学生感知深刻, 记忆理解效果较好。另外, 还有把曲线和柱状结合在一起的坐标图表。这种图综合性较强, 可作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