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04470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初中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 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6分)1、古诗文默写。(分)(1)必做题。(4分)赤 壁 唐杜牧_ _ _ _ _(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两题为准)。(4分)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比喻和双关手法写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诗中夜色的句子是:“ , ,盖竹柏影也。”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 。”2、下面语段中,第两句有语病,第句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

2、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3分)(1)换用号 ()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由声音、有形象、有意义。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山”字,中间高两边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休”字,多像一个人背靠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歇脚乘凉,好不惬意,令人一看就心生羡暮;再看“肿”、“腰”,是不是声形并茂?所以,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祖国文字的神奇魅力。3、文学名著阅读。(3分)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_4、口语

3、交际。(分)中考临近,高明想在紧张的复习之余去打篮球放松一下,妈妈着急得说:“马上要中考了,你怎么还去打球?”在这种情况下,高明怎样说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又能达到放松的目的?_二、 综合性学习(9分)5、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9)(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2)卷首语冲破藩篱,_;解读经典,诠释人性。_,直面诘问;勤恳真诚,回馈热情。(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4)正方:_反方:_()座谈会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

4、任选一句(在序号前打“”),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个字。(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链接资料:人物介绍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换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着的诘问。相关言论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

5、,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力量。三、 阅读(共小题,计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13分)过有理想的生活胡爱萍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可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具魅力、最诱惑人的地方。 A_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 B 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霜冰。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

6、感。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又时时否定着自我。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不溺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有理想不是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自私,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自菲薄,亦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

7、来光,照亮你的路。 C 。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尘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就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过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选文有改动)6、本文中心论点是:_。(2分)主要论证方法是:_。(2分)7、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_、从文中第段画线的、B两个分句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_9、请为文章第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事实论据。(分)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题。(18分)浇 花张丽钧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

8、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9、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她拔掉了。”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对不起,妈妈不该拔

10、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选文有改动)0、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完成下面表格。1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分)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_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_1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分)_13、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_14、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分)_(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9题。(14分)【甲】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