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4363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训练无答案冀教版1.选出下面字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竹筛 签赏 绣像 B.菜畦 渊博 脑髓 C.确凿 盔甲 蝉锐 D.秕谷 锡箔 倜傥 2.选出下面加黑字注音、解释不全对的一项: A.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B.拗过去(用力弯曲)敛在盒里(放) C.攒成小球(凑在一块)高枕而卧(睡)D.总而言之(说)无处觅食(寻找) 3.选出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A.拥肿 轻捷 木莲 珊瑚B.机关 斑蝥 消释 戒尺C.和蔼 绅士 宿儒 方正D.油蛉 蟋蟀 莲房 弹琴 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

2、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6.文

3、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阅读文段,回答78题。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7.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 D.顶 放 连 牵 8.选出对此文段分析不正

4、确的一项: A.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捕鸟全过程,表现了儿童爱玩的心理。B.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来写捕鸟的过程,体现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C.捕鸟是在“拍雪人”和“塑罗汉”都不相宜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能从中得到什么乐趣。D.写捕鸟的过程,文段中没有出现一个“乐”字,但可以看出,捕鸟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9.选出修辞手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10.

5、选出默写正确的一项。A.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股烟雾。B.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互相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穷的趣味。D.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11.选出对课文第二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静物、动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6、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椹,其它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答案:1.D 2.B 3.D 4.B 5.D 6.C 7.C 8.C 9.B10.D 11.D 练习测试之二 一 不必说_菜畦,_石井栏,_皂荚树,_桑椹;也不必说鸣蝉_,肥胖的黄蜂_,轻捷的叫天子_。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_,蟋蟀们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_,还有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_,_。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木莲有_何首乌_。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

7、到覆盆子,_,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默写填空。 2.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A.由园内到园外 B.由整体到局部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略写到详写 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4.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5.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二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

8、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1.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 2.删掉句中的加黑字好不好的,为什么? 3.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答案: 一 1.(见课文) 2.B 3.颜色、声音、形状、姿态。 4.排比、拟人、比喻、反复。 5.C 二 1.排比、拟人 2.不好。因为加黑字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练习测试之三 (一)回答下列问题,理解第七自然段写了什么?1.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

9、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2.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 ,说说这句写了什么?3.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4. 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5. 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 (二)比较阅读。 送 暖 (节选) 王叔叔一双大手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迈着大步走进院子。只见他工作服上沾满了煤灰

10、,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抹黑了的彩条毛巾。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喊:“李奶奶,煤来了!”说着,“蹬噔噔”几步走到窗前,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接着把煤一摞一摞地码在长凳上。就这样王叔叔一趟又一趟地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思考: 划出文中所用的动词,说说本文恰当运用动词对表现王叔叔这个人有什么好处? 答 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1.“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比,差一点。“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这句话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味的。2.这句话写出了儿童的心理:要么让人鉴赏,要么自己玩得开心。在百

11、草园捕鸟就能使心理得到满足。3.写了时间(“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地点(“雪地上”)、事情(开始,扫开一块雪,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三个要素。其中第2句用了“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10个动词,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人的动作。捕鸟过程具体细致,显示了捕鸟人技术灵巧,也流露出回忆者的愉快心情。改成概述,就没有这个效果了。4.第一句总写雪天百草园也有好玩的。第二句是分述,把两种好玩的比较了一下,捕鸟更好玩。第3、4、5句写捕鸟的过程和结果。这三句是承接第2句的。5.这一段话写冬天在百草园捕鸟是很有趣味的。(二)“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还“迈着大步”“几步走到窗

12、前”,这些动作,写出王叔叔是身强力壮很能干的。“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说明他干活小心翼翼认真负责。“一趟又一趟”“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表现了他帮别人干活不辞劳苦。 练习测试之四 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概括段意。答:_。2.“也许是都无从知道。”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对被送进书塾的不解与强烈不

13、满。对读书、学习的厌恶。对自己行为的自责。对家里的人破坏自己生活的愤恨。 3.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我”对_的强烈的_,在“我”的心中,它们是可爱的_。4.在文中( )处,填上标点符号。 答案: 1.“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被送进书塾,“我”对百草园的一切无限留意。2.3.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依恋,朋友。4.! ! 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_的皂荚树,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的根。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准确的词。 嫩绿 翠绿 碧绿 光亮 光滑 光洁高耸 高挺 高大 粉红 紫红 深红长吟 呻吟 沉吟 伏 趴 卧 升向 飞向 窜向 缠络 纠缠 缠扭肥胖 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